古巴比伦的详细介绍。

想了解清楚,最好去百度百科了解一下:

古巴比伦王国简介

1,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最初只是幼发拉底河边一座不知名的小城。约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米特人的一个分支——亚摩利人Iahrurum部落在首领苏玛布的带领下攻占了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勇敢善战,为汉谟拉比而战

以此为中心,身强力壮、尚武的亚摩利人南征北战,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史称“巴比伦王国”。亚摩利人也被称为巴比伦人。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喜欢用“巴比伦”这个词来概括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足以向世人展示巴比伦文明创造的辉煌成就和魅力。汉谟拉比是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古代成文法典。公元前1595年,赫梯国王穆尔西利斯一世攻占并扫荡了巴比伦城,马杜克的雕像也被抢走。但赫梯军队因国内宫廷政变而迅速撤退,很快卡希提人(或译作卡希提人)占领了这里,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

2、巴比伦王手表

苏穆阿布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894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8865438年+公元前0年65438年+公元前088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845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844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8365438年+公元前08365438年阿皮勒辛公元前65438年。特殊公元前1812-公元前1793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 Samsuyiluna公元前1749-公元前1712阿比舒公元前65438+。米提塔纳公元前1683-公元前1647阿米萨杜卡公元前1646-公元前1626萨姆苏塔纳公元前1625-公元前1595 [1]。

编辑这个前巴比伦时期

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

摘要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大流域,产生了享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在齐辉与中国古代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比肩。古巴比伦废墟

在巴比伦时代,数学和天文学是最发达的科学,计数使用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方法。用十六进制的方法来计算星期几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世界各地都在沿用。在代数领域,古巴比伦人可以解三元方程。在天文学中,我们知道如何区分恒星和行星,我们也给已知的恒星命名。当时农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个小时,一年分为354天。为了适应地球公转的差异,设立闰月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巴比伦人在天文观测上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巴比伦人能够预测日食和行星碰撞,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的6: 06,15分41秒,只比现代的推算多了26分55秒。乘法表不是中国古代独有的,古巴比伦泥板上也有。但汉字(包括数字)的单音节发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后来发展的珠算公式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对运算速度和算法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在2.25米高的石柱上雕刻楔形文字和肖像。这部法典详细规定了国王、奴隶主、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还规定了对寡妇和孤儿的保护。这不仅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人类社会法典领域的创举。在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的希拉附近的幼发拉底河两岸,有一座巴比伦的废墟。从公元前19年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开始,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巴比伦一直是西亚最繁华、最壮观的城市。尤其是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王朝(公元前604-562年),巴比伦新城进入全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尼布甲尼撒二世扩建的巴比伦新城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0公里,外面有护城河和高墙。主墙每44米有一座塔。城中有300多座城楼和65,438+000座铜门。城内有石板铺成的宽阔大道,还有90多米高的马杜克寺。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两岸是石墩搭建的桥梁、道路和码头。其宏伟可见一斑。王宫极其豪华。它的墙上装饰着彩色瓷砖和精美的狮子雕像。宫殿还装饰有“空中花园”,古代称为“空中花园”。这座方形“空中花园”周长500多米,建在23米高的人造山上。花园里种满了奇花异草,宛如人间仙境。新巴比伦宫殿的“空中花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历史上,文明的发源地一直都与河流息息相关。像两条生命的藤蔓,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延伸。今天,伊拉克一代携手合作,塑造了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巴比伦文明”。考古发掘证明,巴比伦文明是公元前6000年至500年两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岸,风格相似或不同的城市如星星点点地点缀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苏美尔人和后来的苏美尔入侵者像灯笼一样依次扮演着创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辉煌乐章。当我们再次翻开历史,历史的悲剧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著名的空中花园

地理位置: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50公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历史:古巴比伦王国在著名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的统治下曾一度繁荣。但直到新巴比伦王朝,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才达到顶峰。人们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562年)建造的。据说尼布甲尼撒建造空中花园是为了取悦他在美狄亚长大,对山景有深厚感情的皇后或妃子。尽管对这座花园最详细的描述是由希腊历史学家贝洛斯和狄奥多鲁斯·西古勒斯写的,但巴比伦的历史记录并没有提到它。虽然在尼布甲尼撒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书写板上发现了对他的宫殿、巴比伦城和巴比伦城墙的描述,但这些书写板上没有提到空中花园。即使是对空中花园有过详细描述的历史学家,也没有亲眼目睹过。现代历史学家认为,当亚历山大的士兵到达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看到巴比伦时,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当他们后来回到崎岖不平的家乡时,他们带回了美索不达米亚令人惊叹的花园和椰子树...尼布甲尼撒的宫殿...,还有各种关于巴别塔和金塔的故事。正是诗人和古代历史学家的想象力将所有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奇迹之一。直到二十世纪,围绕空中花园的一些秘密才被揭开。考古学家仍在努力收集足够的证据,才能对这座花园的地理位置、灌溉系统和真实面貌得出最终结论。像罗德斯岛的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没有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其实很多古代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空中花园,也只是从别人那里听说过,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空中花园纯粹是传说吗?当然,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来没有悬在空中过。这一名称的由来,纯粹是由于人们对希腊词“kremastos”和拉丁词“pensilis”的曲解,后者原本是“悬挂”和“突出”的意思。一般认为,空中花园是尼布甲尼撒王(公元前604- 562年)为了安慰想家的公主安美依迪丝而建造的,是仿照她在山里的家乡建造的。这座空中花园建于公元前600年。它是一个有四个角的金字塔。这座由沥青和砖块建成的建筑由拱形柱子支撑着。台阶上一年四季都种着绿树。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远远看去像一座小山。空中花园最神奇的地方是供水系统。由于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废墟被认为远离幼发拉底河,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中应该有很多输水设施,如图所示。奴隶们不停地用齿轮推动手柄,将地下水输送到顶楼的储水池,再通过人工河道返回地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维护,因为普通建筑是不可能抵御河水多年的侵蚀而不倒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石头不多,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使用的砖块不同。它们加了芦苇、沥青和瓦片,甚至有文献记载石头加了一层铅,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第六任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在卢浮宫之前为1792-1750)

2000年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法典,产生于3800年前。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镌刻,除前言和结语外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奴隶的处分等。是1901在伊朗发现的。它是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体,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在圆柱的上端是一个浮雕,其中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查马克手中接过权杖。汉谟拉比法典把人分为三个等级:1。拥有公民权利的自由人2。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3。奴隶:皇家奴隶、属于自由民的奴隶、公民的私人奴隶。公元前18世纪,古巴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1750年),编制了一部法典。这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在2.25米高的石柱上刻有楔形文字和肖像。这部法典详细规定了国王、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还规定了保护寡妇和孤儿、将债务奴役的期限缩短为三年等等。这不仅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人类社会法典领域的创举。一月:尼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3月中旬-4月中旬。二月:Iyyar相当于我们现在的4月中旬-5月中旬。三月:西玛努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五月中旬——六月中旬,四月;Duuzu相当于我们现在的6月中旬-7月中旬。5月:阿布相当于7月中旬-8月中旬。六月:乌鲁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八月中旬-九月中旬。7月:提斯里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9月中旬-65438+10月中旬。八月:Arah-samnu相当于我们现在的65438+十月中旬-165438+十月中旬。9月:Kislimu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65438+10月中旬-65438+2月中旬。10月:特贝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65438+2月中旬-65438+10月中旬。11月:萨巴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65438+10月中旬-2月中旬。12月:Addaru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月中旬-3月中旬。这些月份的名字来源于阿卡德的Sem语言,但是使用的符号是尼普尔苏美尔的楔形文字符号。这种用阿卡德语发音来阅读苏美尔月符号的方法一直持续到楔形文字消亡。然而,巴比伦的萨米人月份名称仍在使用,例如,后来的犹太人一直在两河流域使用巴比伦人的月份名称,直到现代。在巴比伦,每30天就是一个月,一年就是***360天,每四年会多出一个月。那一年的一月是双月(即两个白羊月),双月的前一个被称为庆祝月。(右撇子胡说:一个30天的狂欢好开心~)同样,那一年也有390天。

编辑这一段关于巴比伦王国的政治和社会。

65438+

巴比伦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不同于苏美尔阿卡得时代和第三个乌尔王朝。汉谟拉比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国王独揽政治、军事、外交、司法和宗教大权,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在大的行政区域设置总督,在较大的城市任命名为“Shakanaku”的官员,在小城市任命名为“Labia Num”的官员进行治理。部分城市(如Xipal等。)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城商监从富商家庭中选举产生,任期1年,负责税收、运河开凿、城墙修筑、管理公共仓库和码头等。汉谟拉比的对内政策基本上是伊希斯时期城邦政策的延续。在统一的过程中,汉谟拉比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远交近攻,灵活多变的联盟关系为统一两河流域的总体目标服务。

2.阶级关系

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三个等级:1。“阿维鲁”是拥有全权的自由人,上层是统治阶级,下层多为缴纳赋税、服兵役和徭役的自耕农和士兵。2.“Mushchinu”是一个自由人,他无权依附于皇家土地。巴比伦时代还有其他类似Mushchinu的从属阶级。3.“瓦尔多”(男奴)和“阿姆图”(女奴)是奴隶阶级。

3.土地制度

汉谟拉比时期王室占有的土地分为三类:1。“支持(维护)宫场”;以服役为条件授予的土地,以纳税(贡)为条件授予的土地。以服役为条件获得土地的包括士兵、官员、塔穆卡(商业代理人、高利贷者)等。士兵乐都和巴依鲁因服兵役而得到皇家土地。他的土地可以由他成年的儿子继承,但仍以服兵役为条件;拒绝或者雇人代为服兵役的,处死刑。2.“内宫人”;一个以纳税(朝贡)为条件拥有大部分王室土地的人,被王室剥削和控制,他的土地不能买卖、抵押或传给女继承人。3.古巴比伦社会除了王室土地,还有神庙土地、城市土地和私有土地。《汉谟拉比法典》、考古发现的契约文书等文献证明,私有土地占了相当大的数量,土地租佃和雇佣关系已经普及。地租一般是收成的1/2或1/3。果园和菜园的地租是收成的2/3。土地价值随着灌溉水的供应而变化,一些供应灌溉水的花园租金高达收成的3/4。高利贷行业非常活跃,寺庙和酒店都经营高利贷行业。活跃的高利贷业促进了债奴的发展。债务奴隶被称为kisato。在家庭和婚姻方面,也保存了父权制和夫权的家长制残余。父母可以把妻子或孩子当奴隶卖掉,或者让他们成为债奴,孩子必须为父母杀死的别人的孩子付出代价。债务奴隶制的发展导致了债务人的反抗。汉谟拉比之后,爆发了反对债务奴隶制的斗争,导致了国王的释放令。这也是古巴比伦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僧侣阶层

祭司是寺庙的侍从,负责主持祭祀活动、节日仪式、诵经祈福、占卜等。他们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特殊的阶层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大多数神都是在寺庙里供奉的。因此,美索不达米亚有数不清的庙宇。据统计,仅苏美尔遗址考古学家就发掘出3500座寺庙!美索不达米亚人注重对这个世界的祝福和享受,建造寺庙供奉神灵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佑风调雨顺、国家和人民。所以在一个国家,寺庙往往是仅次于皇宫的最好的建筑。各民族都愿意花大价钱建寺庙。希罗多德在作品中描述的巴别塔是最具代表性的神庙。既然寺庙数不胜数,作为寺庙侍从的祭司数量自然惊人。他们不仅数量多,而且力量大。在美索不达米亚,国家的王权受到三种制约:法律、贵族和牧师。其中,牧师是最强大的。国王是上帝的代言人,他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上帝的代表是牧师。在普通人看来,一个君主如果没有从牧师那里得到权杖,就无法名正言顺。当牧师代表上帝授权给国王时,通常会有一个庄严的仪式。在这种神权政治下,牧师有很大的特权。此外,牧师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力量。他们控制和管理寺庙里的财富。由于宗教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美索不达米亚的庙宇积累了无数的财富。国王通常会分配一部分土地作为寺庙财产,并指定一个区域用于支付租金和税款。如果对外战争胜利了,首先送战俘和战利品的地方就是神庙。再加上民间供奉的各种供品,庙里不仅堆满了粮食、蔬菜、水果,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祭司作为财富的管理者,出租土地,经营银行,参与商业活动,使寺庙的财产不断增加。所以祭司从神那里获得财富,又从财富中获得权力,成为社会的特权阶层。祭司多来自贵族家庭,职业世袭,爵位代代相传。他们也往往是国家垄断文化知识的少数人。在寺庙设立的学校中,牧师既是学校管理者又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宗教思想,所以也是一个具有垄断思想的阶层。牧师也分不同的等级。高级祭司负责主持重大祭祀活动,普通祭司根据等级负责。比如Karoo和Nanu负责唱圣歌,Nisaku负责主持奠酒,Namuk负责打扫卫生,Banu负责驱魔。此外,还有专门从事占卜和解释预兆的祭司。他们负责向上帝祈求好运、阅读梦境和占星术。

5.巴比伦的学校

巴比伦的学校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至今尚无定论。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幼发拉底河以南的马里发掘了一个约公元前2100年的学校遗址,根据考古发掘,这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学校。“它包括一条通道和两栋房子。这座大房子长44英尺,宽25英尺。小房间的面积是大房间的三分之一。大房间有四排石凳,每排可坐1人,2人或4人,容量45人。小房间里有三排石凳,可容纳23人。很像学校教室。两个房间的墙壁没有窗户,光线从屋顶进入。房间里没有演讲台,也没有书桌,但是有很多学生的作业平板。在墙的底部,有一个浅浅的水槽,里面装满了土,好像是为了做一个写字用的泥板。附近有一个椭圆形的陶盆,可能是用来储存清水用泥土做成泥板,或者用来放置书写用具。地上有很多亮闪闪的贝壳,好像是教计算的教具。这房子靠近宫殿,不是寺庙;别处刚发掘出来的泥板存放地也是在宫殿附近,不与寺庙相邻;有人推断这是一所古老的学校。“两河流域的学校以培养文士为目标。抄写员分为高级抄写员和初级抄写员。前者充当官员,后者从事各种职业,如公证员、手印员、土地勘测登记员、军事情报记录员、文案、计算器、秘书等。在古代两河流域,考古发掘出大量的泥板。这些泥板上显示的最早日期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它们是用苏美尔象形文字书写的。在随后的1000年间,象形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在中东地区广泛流行,被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和波斯人使用。这些考古发现大多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宗教物品或文件,如契约、记录、文职人员的报告、法律、法规和公告等。还有一些关于数学的资料。虽然两河流域的数学水平远高于当时的古埃及,但这些数学问题和古埃及一样,涉及到一些实际问题。在后来的数学记载中(也就是波斯和塞琉古时代),有一些关于历法和占星术的天文图表和计算步骤。显然,这两所河谷学校存在的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的未来官员提供先进的教学。一篇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苏美尔人的文章描述了当时的学校生活。这篇文章后来被多次抄袭,可以推断其描述具有代表性。从这篇文章中反复使用的充足性来看,可以判断是一个充足性的学生写的,但全文是用苏美尔语写的,因为苏美尔语在当时是一种学术语言,地位相当于后来欧洲的拉丁语。学生早上来学校,自带午餐。校长是“学校之父”,有一个苏美尔老师和一个算术老师。上课的形式是抄现有的板书。学习的科目是苏美尔语、算术和簿记。学校实行严格的纪律,由一名勤杂工、一名教师和一名操场监督员执行。学生们经常因为不同的错误一天被鞭打几次,包括早上迟到,上课说话,未经允许站起来或离开校园等。直到晚上,筋疲力尽的学生才能走回家,向他们的父亲(通常是官员)报告他们的一天。晚饭后早点睡觉,保证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有时候,老师被请到家里,通常是因为父亲希望儿子成为最杰出的作家和知识渊博的人,希望他比其他学生甚至出身高贵的人更优秀。公元前2000年,智慧之屋是两河流域进行高级教学的地方。学生都是毕业的文士,这里的研究也是高水平的。但两河流域的学派与古希腊不同,他们所谓的高深学问也是重在应用价值而非理论探索。以数学为例,理论思辨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大量巴比伦数学论文涉及具体问题。巴比伦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其教育早于其他国家。”甚至可以说比埃及早,或者至少和埃及差不多时间,有学校。这是人类学校教育最初的摇篮,也是人类正规教育的起点。“当然,它的高等教育还是相当模糊的。

编辑这个巴比伦的传奇故事。

每年春天,高原积雪融化,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流域泛滥。尤其是下游地区,地势低凹,几乎完全淹没。流传至今的一个巴比伦神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况:一个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自己遇到了一个仙女。上帝告诉他,洪水将淹没地球,以惩罚人类的罪恶。因为他对上帝一直很虔诚,上帝想救他。这个人听从了上帝的命令,造了一个方舟,把全家搬到船上,还带了一些动物和一些种子。不久,乌云弥漫天空,黑暗笼罩大地,风暴袭来,洪水淹没了所有的生命,只有方舟漂浮在无边的水面上。第七天,风停了,河水平静了。这时,方舟漂到了一座山上。船上的人把动物从方舟里放出来,把种子撒在山上,地球上的生命又开始了。许多人类民族的神话都受到古代巴比伦传说的影响。西方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由这个传说演变而来:一个名叫诺亚的人按照上帝的吩咐建造了一艘方舟,全家人坐在上面躲过了洪水。洪水退去后,诺亚放了一只鸽子。很快,鸽子叼着一片刚拧开的橄榄叶飞了回来,诺亚这才知道洪水退去了,一切都恢复了生机。后来,西方人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当然,无论是神仙还是和平鸽,都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要战胜洪水,人们必须依靠自己。后来,这个传说被犹太人写在了《旧约》中。

相关名词

1.巴比伦囚徒“巴比伦囚徒”起源于公元前601年。这一年,尼布甲尼撒再次与埃及开战,结果却折翼而归。曾经臣服尼布甲尼撒三年的犹太王约雅敬趁机离开新巴比伦,前往埃及。尼布甲尼撒听到犹太王投降的消息,勃然大怒,发誓要夷平耶路撒冷。公元前598年底,投降埃及的犹太国王约雅敬去世,他的儿子约雅斤继位。尼布甲尼撒认为是时候进攻犹太王国了,亲自率领大军进攻耶路撒冷。经过两个多月的围困,在犹太社区内亲巴比伦派的驱使下,犹太国王及其所有大臣出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废黜了约雅斤,立约雅斤的叔叔为犹大王,给他改名为西底家,使他宣誓效忠新的巴比伦王国,不反叛。然后他下令将犹太王室的大部分成员和犹太工匠一起带到巴比伦。在他离开之前,他命令他的人洗劫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公元前588年,埃及对巴勒斯坦地区发动了进攻。向新巴比伦投降的犹大王西底家和该地区的其他小国奋起反抗埃及人。不久,尼布甲尼撒再次率领新巴比伦军队对耶路撒冷发动第二次围攻。围城持续了18个月。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尼布甲尼撒王对这位叛逆的犹太王恨之入骨,他下令当着西底家王的面杀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又剜了西底家的眼睛。当瞎眼的西底家被带到尼布甲尼撒面前的时候,尼布甲尼撒对他说∶「这就是你背叛我的后果。」于是吩咐人用铜链锁住西底家,带到巴比伦去示众。整个耶路撒冷城被洗劫一空。城墙被拆毁,寺庙、宫殿和许多房屋被烧毁。该城几乎所有活着的居民都被带到了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的囚徒”。对于犹太人来说,成为“巴比伦的囚徒”是一段痛苦的经历。犹太人的预言文献,尼布甲尼撒围困耶路撒冷的记述,以及“巴比伦的囚徒”都保存在《旧约》中,在《旧约》中,尼布甲尼撒被说成是上帝惩罚犹太人罪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