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梅角镇三寮村有多少年历史?
指南针石
最神奇的一件事是,从明初到清中叶,三寮村出现了很多骄傲的风水先生。例如,辽国的被明朝的开国皇帝召去北京为皇帝选择陵墓的位置。明朝的十三位皇帝都葬在昌平县的黄土山上,后来被称为“十三陵”。此后,北京故宫大皇城遗址的调查也是由廖完成的。辽因此被皇帝拥着四个封号老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辽村的半山腰。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人,都曾从政。一次从政,因长城选址有功,在北京得到皇帝支持。他死后,永乐皇帝还派了两个太监护送他的灵枢回老家,进行光荣的安葬。
“鲤鱼形”明墓
三寮村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山坡上十几里外都能看到的一棵伞状大杉树和树下两块包裹状的巨石。传说杨筠松的弟子曾文琨也发现了三辽,一个被山和水包围的宝地。在曾文坤眼里,这棵杉树就像一把伞,一块巨石就像一个印章。他说:“这是个好地方,前面有金板玉玺,有华盖遮挡,可以世世代代文武双全,做天下好官。”大师杨筠松当即断言“有指南针吸引石头,然后有包裹随身携带,所以就住在这里,他的后代世世代代背着指南针和包裹出门”。三寮人说,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秘密,所以他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从此在这座大山深处繁衍,替别人看风水成了三寮人世代谋生的祖传技艺。
堪舆文化-蛇庙
杨在济贫时,因为三寮村形似太极图,所以选择三寮传道授业。站在两个姓氏之间的“和合石”上,三寮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的一条条石山“罗盘石”就像罗盘里的指针。曾屋村和辽屋村就像太极图中的两个器械。为了强化八卦,在盆地中央人工修建了东华、朱熹、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全村修建了八个景点,与《易经》中“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不谋而合。
杨公神庙
公元905年,被前州刺史卢广畴杀害后,杜窑口三寮曾、廖各祭庙,供奉济贫像、曾文山像、廖公伯像。据说庙里的64块牌子是南宋宰相文天祥连夜写的。还有一棵千年古杉(九尾杉),是杨筠松先生当年亲自栽种的。历经沧桑,几经凋零,成为三寮村历史悠久的象征;另外,三寮村的阳仙洞和罗盘吸收石头。传说杨公为了三辽的风水三驾山。这个洞穴深不见底,连接着三个县(杜愚、兴国和宁都)。据传说,杨公曾三次驾车登山,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他发誓再也不赶山了,把赶山的鞭子和咒语都埋在了山洞里。为了不被盗走,给人间带来灾难,他指派弟子在洞口建了一座商陆根形的房子,守护着这座山,取名“世贤宫”。杨公住在宫殿里练习和写书。杨公在窑口坝去世后,他的遗骨被弟子们带回山洞,杨公和他的秘密被封存在大山里的古老洞穴里。如果你有心去观察,三寮的地形很像阿泰的阴阳地图。原来在阴阳两极之间有两条蜿蜒的小溪平行流淌。当溪流流向杨公庙时,两条溪流合二为一,形成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大流源头的水温在左右两岸相差5、6度。原因是两条溪流的水温不同。村民们称左边水温较低的为阴溪,右边水温较高的为阳溪。
千年老杉木和包裹的石头
三寮村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代风水建筑作品,如张岗土、七星池、鬼蛇会、石拱桥、虎形庙、狗形庙、蛇形猫眼庙、近院侧庙、世贤宫等。,以及大量的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墓葬,如人形山、海螺形古墓葬、卧虎形墓、跳墙虎形墓、葬于印石等。
曾祖虎形墓
流经村庄的阴阳溪。
“七星池”原是七个池塘,与108鱼塘相连,一脉之水在四周荡漾,滋润了整个三辽盆地。先民把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拟人化为一个整体:“七星池”就像人的七窍通风,而108鱼塘就像人体的108穴位。这种布局使静止的三僚看起来像人体一样,充满了气血通畅、气血和谐的无穷活力。
七星池
三寮村因杨筠松而成为中国客家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其风水文化历史自唐末延续至今。杨筠松开创的风水术(江西学派风水术)不仅在本地流传,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在他的倡导下,中国的民间风水文化流传千年,盛行海外。在过去的1000年里,中国人在选择他们的生活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