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是什么——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姜■刘冰□刘这是一本印数很少的书,通常不容易读懂。但我觉得值得注意的是,我特别想和你谈谈。这是中国科协最新(第五次)开展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这种调查最早在美国进行,从1957开始,从1972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未间断。什么是“科学素养”,自然有争议。中国的调查基本采用了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采用的标准,但也根据中国的国情做了少量修改。这样,中国的调查结果就可以和世界上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了。的确,这个调查的数据非常丰富,从中可以分析出很多问题。在这里,我将从我注意到的两个发现开始。第一,虽然在2003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98%,也就是说,平均1,000人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不到2人,在科学知识和认识上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落后的局面。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科学素养配备不理想的情况下,我国公众的普遍看法和态度大多是积极的。比如,68%的公众非常赞成“科技的发展会为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56.7%的公众非常赞成“一般来说,科学家的工作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等等。对科技发展持保守态度的公众显然是少数。这就意味着对科技持积极态度的人那么多,真正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也就是对科技有最基本了解的人的比例其实很低。但尽管如此,公众仍然肯定科技。这种对比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公众对科技的看法的确是极其重要的数据。但我也注意到了另一种情况:比如,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有了科学技术,就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这种唯科学主义的说法表示“强烈反对”(12.0%)和“部分反对”(21.8%),而他们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这说明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换句话说,越了解科技的人,越能意识到科技的局限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你注意到的上述对比一致。■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要看你说的“科普教育”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最狭义的传统科普教育自然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一个因素,但正如我们现在经常分析的狭义的传统科普影响力有限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广义的一般传播对科学形象的树立,即思想科学而不涉及具体科学知识的结果(传统科普至少普及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另外,在这次调查中,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注意,就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与国际相比,有些数据也很有意思。比如在美国,47%的人认为科技利大于弊,而在中国,有多达71.3%的人持这种观点。也就是说,在科技利大于弊的问题上,中国人远比美国人乐观。至于“我们过于依赖科学而忽视信仰”的认同度,美国人是51%,而中国只有23.8%。这个矛盾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是否可以说,国内外科学知识和影像传播的差异,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也是造成公众对科学技术态度这种差异的原因?这本书反映的调查基本采用了美国的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本书里的“科学素养”基本就是美国同类调查中的“科学素养”。这种“科学素养”在我看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如DNA、互联网)和科学知识(书中称之为“科学观点”,如“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的理解。第二,对科学方法的理解。调查只有三项,分别是“科学研究”、“对比实验”、“概率”。三、对迷信的相信程度(5项:求签、相面、预测星座、盘问鬼神或问鬼神、周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包括对“我们过于依赖科学而忽视信仰”、“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等言论的态度)。■当你谈到“科学素养”的时候,你是在问什么是“科学素养”,或者什么是合理的“科学素养”?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大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说这也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在这里几乎不可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但是,就这份问卷的问题而言,如果我们避而不谈公众对科学的态度等问题(不谈并不代表不重要,但确实非常重要),仅从调查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来看,问卷侧重于“分子”、“DNA”、“互联网”等一些与生活中的科学相关的概念,然后,至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对于中国的公众(注意限定词中国),一个合理的“科学素养”(至少在科学知识部分)是否必然建立在现代西方科学的知识之上?按照这个标准,其实是对科学概念最狭隘的理解,而不是对中国公众“西方现代科学素养”的调查。比如,在某种角度上,一些与我国大众生活文化更为密切、影响更为深远的“地方性知识”,完全不在本次问卷的“科学素养”内容之内。比如,对于中国的公众来说,中医的知识是否也可以视为兼具文化传统和现实意义的“科学”(当然是更广义的“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当然,如今偶尔能听到的将中医归为“伪科学”的谬论,在此不做批判。)在西方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中,还有一种理论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在我们看到的调查问卷中,“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只在大众相信“迷信”的部分,即求签、看面相、预测星座、盘问鬼神或问鬼神、周公等。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对“地方性知识”的蔑视,与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不符。我应该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然而,这样的调查问卷只是对普通大众的表面调查。要求在这样的调查中把“本土知识”考虑进去,是不是有点苛刻?其实这个调查是关于中国公众的“西方现代科学素养”的。我的意见比较技术性,主要是关于上述“科学素养”的第二个方面。我认为这方面只有3项,不但太少,缺乏足够的代表性,而且这3项的内容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比如在第一次“科研”中,完全忽略了模型问题,而模型问题对于科研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西方现代科学素养”的调查,那么当然,这种调查方法最多只能提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那样的话,你问的问题当然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为什么我们只针对西方现代科学素养进行科学素养调查?我甚至不认为调查人员会理直气壮地这么说。其实为什么不能把科学的概念扩大,让它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文化和需求呢?我们不是经常讲中国特色吗?既然发展科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什么不沿着这个目的来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呢?比如中医的知识,或者说“素养”,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欠发达地区的人,还是患了西医一时治不好的病的人,还是更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不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科学素养”吗?甚至在历史文化的意义上,可以有更多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如果要更理想化一点,分析科学素养调查本身,尤其是背后潜在的理念,可能比分析那些技术问题更重要。技术问题总是相对容易解决,但观念很难有大的改变。但是,在让人类和中国过上更幸福生活的前提下,这种观念的转变(关于科学,关于科学素养)才是真正提高中国人“科学素养”的第一要义,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