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胸口的洞是干什么用的?
乐山大佛胸前的洞是用来排水的,防止大佛被侵蚀风化。
乐山大佛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蔽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大佛头部的***18层发髻中,第4层、第9层和18层分别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右胸向左还有一条沟与右臂后侧的沟相连。
耳朵后面,靠近悬崖的地方,有左右相连的洞穴;胸背两端各有一个洞,但并不互相钻透。这些沟渠和洞穴形成了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以防止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扩展数据
乐山大佛头与山平齐,踏河,双手触膝,佛姿匀称庄严,坐在山边的河面上危坐。大佛高71m,高14.7m,宽10m,1021髻,耳长7m,鼻长5.6m,眉长5.6m,口眼长3.3m,颈高3m,肩宽24。
在大佛左右两侧的沿河峭壁上,有两尊高达16米多的护法王石雕,与大佛共同构成一佛两王的格局。还有数百个佛龛、数千尊天王石像,如今汇聚成一个庞大的佛教石雕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起点,全长近500米。
右边是九曲栈道,唐代大佛挖掘留下的建筑和祭祀通道。佛像雕刻后,有七个亭子(九层或十三层),称为“巨佛阁”和“大象阁”。佛阁屡建屡毁,宋代重修“凌云阁”“天宁阁”。“洪堡亭”建于元代;“佛棚”建于明朝崇祯年间,“佛亭”建于清朝,最后被毁。
百度百科-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