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睡眠和梦的流行分析

为什么我们会做噩梦?

睡眠真的等于休息吗?

做梦意味着睡个好觉吗?

濒死超现实体验和梦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刚起床时记得的梦很快就忘记了?

睡眠和梦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下面是文章的思维导图,方便大家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今天早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暗恋的人突然向自己坦白了。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我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于是拒绝了!

醒来后突然迷迷糊糊:现在做梦都骗不了自己了。这个梦是什么意思?!!

大一有一门普通心理学的课程,讲的是睡眠的机制: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每种睡眠又分为浅睡眠、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三种,每种睡眠又分为α波、β波、γ波等等。

我知道这不能成为普信浮60分的理由,但如果我今天要跟大家说这样的睡眠,那就上床洗洗睡吧。

于是乎,我查阅总结了各种资料,打算从通俗有趣的角度给大家讲解睡眠和梦。

一般来说,睡眠分为四个阶段:浅睡眠、两次过渡和深睡眠* * *,每个阶段持续90min左右,每个阶段会依次经历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动眼期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在每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也是不同的。阶段越晚,快速动眼期的比例越大。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我们的睡眠会变浅,快速动眼期会占据80%以上的时间。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简单的睡眠经过系统的划分后,变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项目,而生物体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协调人的身心平衡。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睡眠真的等于休息吗?

适度适当的睡眠等于休息,但“休息”其实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我们将分别解释这三种状态。浅睡是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这时身体开始慢慢放松,意识过渡到潜意识[1]阶段。深度睡眠后,人的呼吸变浅,心跳变慢,大脑和身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在快速动眼期的状态下,大脑开始恢复工作,并快速运行以处理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记忆。

因此,人类的大脑实际上是在深度睡眠状态中休息,而快速动眼期阶段则是大脑的快速运转,以达到心理上的协调。

[1]?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和意识。潜意识,也叫无意识,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那些被压抑在自己内心,却无法实现的部分。包括:原始本能欲望,童年记忆等。正如《超体》中所描述的,人类潜意识的开发利用甚至不到整体潜力的5%。

我们感兴趣的梦是快速动眼期阶段的产物。

在REM睡眠中,潜意识已经成为大脑的主导部分,所以当它处理由近及远的潜意识信息时,会有一些信息以“梦”的形式显露出来并释放出来,以维持个体平衡的心理状态。

光是说这些,你可能还不明白潜意识对人体的重要性。

我们拿一个案例来说一下濒死体验中的潜意识。

香港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钟卓辉曾写过一本书《我已经死了,所以我知道如何活下去》,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在自动驾驶滑翔机坠毁事故中从百余米高空坠落后幸存的经历,并通过潜意识自我治疗避免右脚被切断,使他从抑郁和剧烈疼痛中幸存下来。

书中有一段话记录了他死前的超现实经历:

我感觉完全脱离了我原来的身体,漂浮在它上面。我是完整的漂浮着,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但是下面的身体伤的很重。

我完全被时间流动的场景所吸引,可以在一瞬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同时可以全景观看整个人生拼图。当我关注了某个生活片段,不仅可以细细回味,相关的时间线程也会自动发光,连接到不同的生活画面片段...

这种描述并不是嘶鸣,更不是推理小说片段。这种超现实体验的创造者归功于“潜意识”。

在濒死体验中,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知觉撤退和创造体验。

在解释之前,先普及一下死亡的生理特征:一是心脏停止跳动,血液不再循环;二是肺部停止呼吸,氧气不再输送;第三,脑干停止运动,意识消失,对外界刺激不再有反应。

在飞机失事降落的那一刻,为了实现自我保护,潜意识会启动“人格分离”的自我防御机制,身体会像旅行一样失去所有的感官,产生一种“将感官从身体抽离”的体验,从而避免恐慌、绝望、身体疼痛等情绪和感受,防止心理机制崩溃。

但是,仅仅避免对心理系统的冲击是不够的。感觉戒断启动后,人体内的神经传导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功能,脑干在缺乏各种感觉的信息刺激后会逐渐停止活动。

因此,在无法感知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潜意识不得不制造所谓“出窍”的假象,以维持虚假的外界刺激输入大脑,维持人的感觉功能的稳定运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身体稳定。

这就是潜意识对人体的重要性。

第二个问题:做梦意味着睡个好觉吗?

心理学家德蒙特进行了一项梦剥夺实验,以找出梦与良好睡眠之间的关系。即通过脑电图观察受试者的脑电波,在他们即将进入快速动眼期状态时立即叫醒他们,醒来后继续睡觉,等等。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结束后,被试的做梦时间明显增加,与正常的80分钟做梦时间相比,被试的做梦时间增加到112分钟;同时,所有受试者都表现出轻微的焦虑、不安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

实验并没有结束,因为德蒙特发现了一个特例:其中一个实验对象做梦时间并没有增加。

经过调查发现,受试者回去睡觉时参加了一个聚会,聚会上的鸡尾酒抵消了梦剥夺的效果,但受试者在随后的几个晚上也出现了焦虑症状。

经过研究发现,酒精、安眠药等物质达到的“入睡”并不是标准的睡眠正常。

这些物质能有效地使使用者长时间沉溺于深度睡眠,抑制做梦,长期使用后会发生快速动眼期反弹。一旦停药,占用了大部分睡眠时间,导致当事人长时间做梦,大脑得不到任何休息。

德蒙的一系列实验证实了先前的结论,即梦是维持人类心理稳定的重要手段。

人睡8小时,继续睡会越来越累,因为大脑一直在飞快运转整理潜意识内容,而你一直在做梦。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是在做梦,有以下两个原因:

1.?从睡眠的阶段来说,睡眠前期的梦是一个只有5分钟的碎片化的梦,很短很琐碎。一是难以被记住,二是容易意识到与现实的差异。只有进入睡眠后期,你才能体验到完整而深入的梦境。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不把刚醒来时记得的梦记录下来,几分钟后就会忘记。这是因为在睡眠后期,人是受潜意识支配的,醒来的过程实际上是潜意识向意识过渡的过程。所以,完成这个过程后,我们的潜意识就不再被我们感知,梦里的内容就随着潜意识慢慢沉入灵魂深处。

1.手放在胸前更容易做噩梦。

噩梦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上面提到的潜意识组织的记忆,涉及到恐怖经历。

其次,长时间把手放在胸口会影响你的呼吸系统,然后你的整个内脏系统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还不足以让你感到“痛苦”并做出醒来的生理反应,但此时人体受潜意识支配,任何轻微的不适对它来说都是一种风险,需要认真对待。人在睡眠中不动是因为没有血清素和肾上腺素的干扰,而这种不适也会让它在梦中给你一些强烈的暗示,让你醒来处理这种状态。

第三,很多实验表明,人体内的生理和病理刺激都可能被编程到梦里。人体内有一些轻微的炎症,在意识状态下往往感觉不到,而炎症引起的轻微刺激可能会导致睡眠时做噩梦。如果有人出现在梦里,喉咙被掐,后来发现是咽炎。

2.人体内褪黑素的含量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褪黑激素的主要成分也是这种物质。褪黑素的特点是白天分泌会受到抑制,晚上可以正常分泌,促使身体尽快入睡。所以半夜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光线不利于睡眠,这也是发明眼罩的原因。当然,如果你想早起,也可以从褪黑素开始。

3.长期使用酒精、咖啡因和睡眠药物对人的睡眠不利。

4.?不要醒着躺在床上。如果20分钟后还没睡着,或者醒来后很难再睡着,那就根本不要睡觉。如果你醒来后继续躺在床上,你的大脑会任性地认为床是保持清醒的地方,而不是睡觉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梦和睡眠的解读。欢迎留言讨论。

待续......

想了解我:我初来乍到,但在寻找相同目标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朋友。

引言:爱情:谈爱与性:爱情一定要啪啪啪吗?

思想正文:教育不怪中国的环境,只是输给了中国的家庭。

有趣的心理学:恋爱心理学——谈大学恋爱最常见的三个送命题

我的成长故事:上海第一章——离别我们和父母都不想成为对方的负担。

我的爱情故事:爱情日记树ⅰ——三段三种爱

爱情日记树ⅱ——美满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