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哪些传统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认为这一天是龙要升天的日子,所以称为“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一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用刀把龙的身体割断。据老人们说。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重。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里去摘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炒腊肉,蒸枣包子,以改善生活。
在众多的美食习俗活动中,这一天摊煎饼、吃炒豆角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一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胞衣。吃煎饼是为了给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埋葬龙王的胞衣。
在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要炒玉米和大豆。
端午节(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河南民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另一个是来自田文对端午节的新规定。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节习俗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有一首民谣说:“五月五日,麦子熟了,包粽子过端午节。”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从形状上看,其他省市有包饺子、牛角饺子、锥形饺子、菱形饺子、桶形饺子、称重锤形饺子、九角饺子,而河南以牛角饺子为主,有三角和四角。
河南为什么要包饺子?据说,在屈原第一次投河自尽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屈原逝世的纪念日,人们都往河里扔米以纪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赶紧上前询问。原来,人们扔进河里的米被鱼、龟、虾、蟹吃了。屈原没有食物充饥,所以日渐消瘦。他琢磨着怎么防止鱼、龟、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把大米用竹叶包起来做成尖玉米(也就是粽子),鱼、龟、虾、蟹都会以为是菱角,不敢再吃了。当这个人醒来时,他把这个梦告诉了他的邻居。在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按照屈原在梦里说的做了。不久,屈原给了这个人一个梦来感谢人们给了他粽子。后来,人们就这样做了,逐渐形成了包饺子的习惯。
“五月有午后阳光,饺子油条泡雄黄。”在端午节期间,河南人不仅吃粽子,还吃油炸食品。油条、油条、麻叶等。都是人们经常做的油炸食品。在众多油炸食品中,糖糕、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在端午节,有些人非常讲究吃鸡蛋。端午节的早上,家庭主妇们把鸡蛋煮熟,在孩子的肚子上滚几圈,然后去壳给孩子吃。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的灾难,孩子以后也不会肚子疼了。
端午节抓蟾蜍的古老习俗在河南农村仍然流行。人们认为蟾蜍剧毒,能清热解毒,尤其是端午节抓的蟾蜍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水泡里的毒汁挤出来,和面粉混合,搓成条状,晒干备用。还把元宝墨放进蛤蟆嘴里,挂在墙上,晒干就成了中药,叫蛤蟆墨。人有坏疽,用这种墨水画个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正是因为这个习俗,这一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抓。人们都说它是“神虫”。这一天人们害怕被抓,纷纷躲藏起来。所以民间有“大腹便便的蛤蟆躲端午节”的说法。
端午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大人给他们穿上五毒的肚兜,黄色的绣花鞋,手脚五色线,脖子上挂着精致漂亮的香囊。它们神气十足,在人前人后嬉闹。孩子是女性的理想典范。当孩子穿戴整齐,在众人面前炫耀母亲的针线活技艺时,女性获得了极大的心理安慰和满足。这些凝聚着母爱的儿童装饰品,为传统的端午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快乐和丰收的一年(6月6日)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人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豫东和豫南,有六月初一是小年的说法。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把这一天作为庆祝丰收和崇拜丰收年的节日。此时小麦刚刚下种,丰收的喜悦充满了农民的心田和眉心。人们在房子里、院子里、麦田里摆桌子,放馒头、枣山(馒头的一种)、桃子、李子等五种瓜果。他们在桶里装满新收割的小麦,在桶上写上“福”字,然后烧香放鞭炮,祈求秋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人们愉快地吃了一顿由肉、蔬菜、粉条和海带做成的“杂碎”。大人们在麦田里猜拳规则,孩子们边吃边玩,玩得不亦乐乎。
继农历六月初一之后,六月初六又是一个大节日。所以有人干脆把6月6日的活动放到6月1日。六月初六,人们称之为“炒面节”、“望夏节”和“女儿节”,往往相隔十里(5公里)和八里(4公里),所以风俗差异很大。反正节日就是吃饭,玩,走亲访友。而且这些节日都和出嫁的姑娘有关。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在6月1日到6月6日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家,招待好后再送她回婆家。俗话说“六月六,请大妈。”“六月六日,我挂了锄头,叫了大姑和小姑。”
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在中原地区相当普遍。6月1日至6月6日,中原农村的“年”味浓郁,持续一周左右。初一和初六虽有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节日活动自然融合在一起。这些节日既是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业节日,也是“丰收节”、“丰收节”。节日中的习俗活动是农民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活动。这种喜悦自然让所有人在走亲访友的时候同时分享。
趣味乞讨节(七月七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女孩,节日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乞讨技能,所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乞讨技能节”或“女生节”。
河南新乡乞巧的习俗是,每年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婚的七个姑娘组成一组(按“七夕”人数),每人以物换面,为织女准备供品。有人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种瓜果,烤七个油或糖的馒头,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汤。另外,七个大饺子会分开包。饺子馅由七种蔬菜制成,里面包着七种用面粉制成的东西,如针、织梭、打花锤、纺锭、剪刀、蒜瓣或算盘。这七样东西应该代表了七个女生的愿望。
当晚,七姑娘将供品放在瓜棚下或僻静处,焚香点了些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文,七个女生分了水果和七碗小笼包。然后把七个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里,挂在香椿树上。那天晚上,七个女孩一起守夜,守护着竹篮。这种行为被称为“守巧”,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开玩笑的男生偷巧(交子)。
七月七日早晨,天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上眼睛,在竹蓝里摸了一个大饺子。谁发现饺子里有针、剪刀和其他东西,谁将来就会成为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至今仍有“七夕”对唱的习俗。在中国的情人节,当地的女孩以村为单位,或以乡镇和县为单位组成小组,每组七人,或九人或十一人,视人数而定。民间讲究歌手数量,有句话叫“当榜不对,错在代。”人们把二重唱组分成奇数,是为了得到一个“巧合”,希望我们村的二重唱组能赢。
乞歌乞俗真的很有意思,回味无穷。它丰富了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的内容,使这个女孩的节日像女孩的性格一样天真、活泼、乐观、开朗。
农村特色突出的动物节(7月15日)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俗称“鬼节”。中原地区的农民也把这一天称为“牛节”,这一天有很多祭牛的活动。
在豫北临县,7月15日,家家户户都要蒸羊肉形状的白面包子,中午蒸熟,然后放鞭炮庆祝槽头的繁荣。每个有大动物的农户都会停工一天,把羊肉包子给大动物吃,有的还会用豆子等浓缩饲料喂动物,以示动物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会做一锅米汤给动物喝。一首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一点饭。”
中原是农耕区,大牲畜是家家耕地的主要“劳动力”,秋耕是牲畜最重的劳动力。人们把农历七月十五日作为“动物节”,可见人们对牲畜的重视,以及牲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爬山赏菊谈重阳(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是吉利的数字,认为是正数。九月初九,占据两个九字,双阳重要,所以人们称之为“重九”或“重九”。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节,它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已经成为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象征。据历史记载,它是在一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形成的。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重九依然意味着长寿、健康、长寿。因此,人们把重阳节视为“老人节”,社会上有许多尊重、爱护和尊敬老人的活动。
目前河南民间重阳节穿山茱萸的很少,但重阳节赏菊越来越流行。因为菊花在九月盛开,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菊花月”,所以在傲霜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期间,观赏菊花成为了节日的一个重要部分。
腊八“枣树”吃米饭(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是中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当年收获的八种新鲜粮食和水果熬制而成,一般是甜粥。但是,很多中原农民喜欢吃腊八粥。粥除了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含有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在豫北,腊月初八的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起床熬粥。粥煮好后,第一件事不是自己吃,而是先把煮好的粥喂给枣树,在枣树上割一些小洞,然后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就认为枣树吃了米。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据老人们说,原来中原的枣树不结果,人们不愿意种枣树。看到人们不尊重她,沈藻变成了一个老妇人来到这个世界。她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画了一个果园,里面种满了枣树和红枣。人们摘下来,尝了尝,酸甜可口,就去找管理枣树的老婆婆讨教。老婆婆告诉大家,枣树只要在每年腊月初八喂米,就会结果。人们照她说的做了,果然,所有的树都结了红枣。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这里面包有很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切一些洞,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生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运输,集中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在树痕上放粥,其实只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措施。
直到现在,豫北仍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习俗。当地流传着一首民歌:“腊八枣树吃米,枣结干蛋。”“干蛋”是河南话,意思是枣树果实累累,粗壮。
荒年(腊月二十三)送神去忙祭
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人们称之为“祭灶节”。此时,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停下手中的各种工作,忙着年前祭祀神灵的祭祀活动。
腊月二十三,中原城乡燃放第一轮鞭炮。城市居民忙着购买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于向炉子献祭。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盛大仪式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逐渐开始。
祭灶仪式大多在晚上举行。祭祀灶台时,祭祀灶台的人跪在灶台雕像前,拥抱公鸡。有的人还让小孩抱鸡,跪在大人身后。据说鸡是枣爷升天所骑的马,所以鸡不叫鸡,而叫马。如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点完香案,屋内香烟弥漫着神秘的色彩。主人斟酒磕头,喃喃自语着什么。看完之后,燃灯大呼“领”!然后天捧酒倒鸡头。如果一只鸡的头扑腾了一下,说明枣爷一直忘恩负义。如果鸡头不动,就需要再浇一遍。
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吃食物,如火炉糖果和火。在一些地方,他们还吃糖饼、油饼和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应该是首推灶糖。也有人说,祭灶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灶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灶主贪善爱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
除了吃灶糖,火也是祭祀当天非常有特色的时令食品。腊月二十三,城里饼干摊的生意很红火。人们围在一起,争相购买祭祀用的炉子并焚烧。农村大部分是自己做的,用面粉和炕做的。家里很热闹,有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视为仅次于中秋节的团圆节。凡是在外地工作、做生意、上学的,都尽量在腊月二十三前赶回家。如果能吃到家里煮的祭祀炉,就会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