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簧?

双簧的创始人

双黄的创始人是晚清硬书(自弹自唱)艺人黄,生卒年不详,关于他从硬书到双黄的转变,众说纷纭。据说硬书艺人晚年在乾隆、嘉庆时失声,改为两次表演,一次演奏,一次模拟表演。另一方面,黄是同治年间的说书人咸丰,擅长摹仿人物语言、鸟兽鸣叫、乡音,甚至学习和表演。后来改成一个人讲学习,一个人表演。虽然这两种理论都有文字记载,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出处。

关于双簧的一个常见说法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看戏,她还喜欢听民间艺术和说唱。据说有一次黄叫去皇宫里表演。当时黄已经70多岁,不能唱歌了。如果他不能在皇宫里唱歌,他就是有罪的。如果他不入宫,就会不听话,被砍头。我们做什么呢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的儿子也会弹琴唱歌,于是就带着儿子入宫了。演出时,他让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歌。他自己坐着弹黑仔,唱歌时只张开嘴去学他儿子的口型。慈禧看到后非常高兴。她说:“你老了,嗓子也变好了。真是返老还童啊!”黄刚一跪下道谢,慈禧就发现他的声音沙哑了,同时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她开始暴怒。后来得知她唱的是手表,高兴的说:“你是双黄人!”双黄原指两个姓黄。后来,为了与京剧中的黄儿相区别,在黄字上加了一个竹字头,故名双簧。所以说是慈禧太后给起的名字。这个传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实际上,黄不能私自带儿子入宫,更不能在太后面前偷偷唱歌。这些只能说明《双簧》是清末黄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关于黄的生卒,至今没有准确的记载。据相关文字资料记载,他一生跨越清朝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假设他生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嘉庆末约26岁,道光末56岁,咸丰末68岁,同治末70多岁。同治以后,慈禧太后听政幕后,传老艺术家为穷人,黄老了也唱不了了。创造一种表演和歌唱分离融合的新形式也是合理的。因此,双簧的出现不可能在清朝同治年之前。

双簧的“簧”字

“双黄”二字改成了“双春”,不管是为了和京剧“二黄”区分,还是其他原因,这个字真的改得不错。

只用黄色说话意味着发出声音。乐器中的振动片叫做弹簧。芦苇有很多种,有竹的,有木的,有金属的。乐器有一簧片、二簧片、多簧片。一件叫单簧,比如单簧管;很多曲子叫自由弹簧,比如笙、口琴;两个曲子叫双簧,比如双簧管。而乐器中的双簧、单簧、自由簧都藏在管中,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形状。

人喉咙里的声带也是两片薄片,起发音的作用,但不叫双簧。只是在表达不同语言的时候,有时候会用到。比如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就是声东击西,叫“抛春”;甜言蜜语迷惑人,被称为“鼓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事先讨论并编造一套谎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互相呼应也叫“双簧”。这种双簧俗称“捏窝”,是生活中的双簧。可能是以民间艺术双簧为原型,也是真的,借用它的名字。

曲艺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个用身体表演,一个用声音说唱,虚实结合。说唱歌手必须有一副好嗓子和明亮的嗓音。表演者不说话,只是张开嘴模仿说唱的口型,大嘴张开,甚至能让人看到喉咙里的肉质芦苇——声带。有一副对联形象地描述了双簧的表演:假设如一,表演后唱两嗓子。

双簧化妆

弹双簧一定要有舞台台和椅子。除了相声用的木制醒神、手帕、折扇,还有一种专门打双簧的头饰:用绳圈绑在头上的小圆撑,用杵扎的单辫,还有其他样式。赵艾茹弹双簧的时候,头上编了两只青丝做的小羊,耳朵上也编了两只。这可以根据不同的脸型来设计。

双簧演员A(表演者)化妆时,先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演员B(说唱歌手)嵌套大衣领子露出脖子,再用大白片在眼睛和嘴上涂三片白,以便看清头部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口型。甲方一边化妆一边说,在窝的领子里,甲方把乙方当成了理发师,说:“就一个人?我刮胡子!”我开始抹白的时候说:“人是衣服,马是马鞍;西湖风景,有外国电影。人家不倒就不好看,倒了再看——“B:“好看!”答:“更穷!”穿上白后,扎上麻花辫,开始表演。

化妆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赵艾茹的双春妆,就是把白粉压成粉末,用手在脸上擦。这可能是因为他脸比较瘦,眼窝比较深,有些地方用平的白块擦不掉。

前几年电视上放了莫旗和王凤超。莫淇用的是化妆粉而不是白色。拿一个化妆粉扑,在眼睛和嘴上撒三块白蛋糕。随着表演,随着白粉从脸上飞来飞去。一首双簧诗还没写完,三个白饼基本掉光了,露出庐山真面目。粉化代替大白,虽然舞台效果不理想,但绝对不会灼伤皮肤,破坏外观。

双簧演奏

曲艺中的双簧多由相声演员表演。由A和b表演,前面一个化妆,模拟口型,叫“前脸”。b在后面敲着叫“回来”。传统相声都是忽悠,打双簧则相反,大多吃亏。双簧演员出场时会先用相声铺垫,A找包袱,B抱。有时会介绍双黄的创始人黄,说他爸在前面表演,他儿子在后面说唱,这样就找到了b的优势,双春表演一开始,前脸坐在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先眯着眼睛对着观众默默微笑,然后突然收敛笑容,表情严肃,拍木头给信号,在后面说唱,学习前脸的动作口型。这个术语叫做“用头发支撑物销售图像”。玩多一点,故意露破绽找段子抓包袱,A站起来离开桌子露出b,互相说几句话,然后学双簧。

孙宝才(大熊)和王文禄处于第一阶段,专门研究双簧。王文禄弹着背,蹲在椅子后面,用扇子捂住嘴说唱。因为他离前台远,所以要用很强很亮的声音唱,这是相声的基本形式。弹背需要很大的努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好嗓子是玩不起来的。现在很容易在椅子后面放一个麦克风,任何声音好坏的演员都可以演后面。

拆唱八角鼓的古和殷福来也演奏了双簧。八角鼓还被拆开表演了一场品牌戏,两人互唱丹仙的品牌乐,做了一场滑稽可爱的表演,还聊起了与故事相关的八卦来取乐。他们二重唱和相声二重唱的区别是桌子后面有两把椅子。尹富来弹背的时候也坐在椅子上,不捂脸,也弹三弦,自己唱。古弹正面,用大鼓架折叠模拟三弦,其拨弦、扫弦、压弦、换柄等技巧与后三弦相同,演唱时对口型技巧更深。

莲花落演员曲国田、魏美英也以上述形式演双簧。魏美英演背面,坐椅子,打拍板唱,曲国田演正面。

双簧附在相声上,不管坐在背上,都是相声双簧。相声起源于八角鼓的调侃,八角鼓的演员以前都是自弹自唱。你必须坐着蹲着弹弦。所以两把椅子和坐在后面的双簧应该是双簧的原始形态。后来音乐形式独立了,大部分都不会弹背上的弦,就改为蹲着掩面。

双弹簧的发展

相声双簧是双簧的标准形式,在中国文学艺术的汪洋大海中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双簧。有的叫双簧而不是双簧,有的其实是双簧而不是双簧。这里有几个。为了叙述方便,暂时给每一个都起个名字不一定合适。

1.面罩双弹簧

60年代初,曲艺舞台大多是新节目,配合政治,宣传时事,歌颂当代英雄模范,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艺术性和趣味性次之。王谦祥和李增瑞演奏了一些新的双簧。王谦祥饰演正面脸,不涂脂抹粉,不编辫子,化妆时蹲在书桌后面,穿着长袍戴着面具扮演角色。它的面罩罩着头发,不完全遮住脸,露出嘴和下巴来配合口型。演一个短剧,换一个面具和长袍,换一个剧中人物。李增瑞回来了,台词都是国际时事,带着一点玩笑,配合形势进行宣传。这种有趣的双簧很像一部现场肥皂剧。

2.戏剧双簧

佟大芳在话剧《啼笑皆非的婚姻》中饰演沈三贤,魏喜奎饰演沈凤喜。在一场街头卖艺中,魏喜奎打鼓唱梅花调,童大方用无弦道具模拟伴奏,由乐队配音。童大方的演奏技术,调弦、换柄、指法等,与配音配合得很和谐,几乎没有瑕疵。这是剧中的一个短双簧。像这样的双簧在很多歌剧中,包括外国的戏剧中都很常见。

3.影视双簧

译制电影中的配音是电视剧或电影中的双簧。这种双簧不是用口型来矫正声音,而是配音演员用台词语言的声音来矫正剧中演员的口型。配音演员从不露面,只靠在字幕上敲自己的名字,就真的变成了一对芦苇的背影。可以说是“我听到了他的声音,却没有看到他。”配音演员很难做。因为说了一长串外语,只有几个词翻译成中文,画外音不能改变翻译的台词,还要有与剧情相协调的语气,更符合剧中人的身份,还要用中文念出外语的口型。这些,恐怕都是双黄的前脸——外国演员不用想了,但是译制片的配音工作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配音演员也有省时省力的,就是配音中国片。同样的钱,却没有努力。中国的影视也是中国人配音的,可能是因为表演者没有学过朗诵、背诵等影视演员的必修课。

4.宋双簧

现在的演唱会上,经常会有所谓的知名艺人,红得发紫的大牌歌手,化着妆,穿着华丽的衣服,从后台慢慢走出来,在乐队的伴奏下,用非常铿锵的声音大声地唱着。有时候音响系统坏了,这才是本色:后台录原曲,歌手只张嘴对口型,给点表演。看这种双簧,不是可笑,而是可气。观众支付昂贵的门票和宝贵的时间来观看这样的现场表演。

5.哑剧《双簧》

电视字幕是“双簧”,表演者是两位话剧演员。舞台上没有桌椅,演员也不化妆,就穿便装。一人背一人,前者是前脸,被背的是后背。手放在前面后面,后面看不到腿和头,只有两臂向前伸。前脸的头、胸、腿和后面的胳膊、手组合成一个人,相互配合做一些日常动作,比如抽烟、拿出手帕擦汗等。,而且动作协调无声,显得幽默可笑。这种生活类似杂技表演,只有对子,没有弹簧。两个人四肢合一,动作稍有疏忽就能露出破绽。它的演技要求很高。

6.草图双弹簧

在“中旅杯”笑星大赛中,有一个小品,其实是双簧。表演者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什么,演技介于相声和话剧之间。前面相声,后面双簧。它的双簧形式也是前脸的背面,后手像哑剧双簧一样向前伸展。不同的是有台词,但是台词是正面说的,和相声不一样。

有一年春节晚会,主持人宣布:葛派名剧《汉宫惊魂》。电影演员葛存壮出演。他穿着黄色蟒蛇,戴着国王的帽子,黑色的三面嘴,穿着厚底靴子,没有用水纱作画。如果不是一身崭新的行头,就像在过去的老立交桥的云端飞翔。他走在京剧的舞台上,唱《汉宫惊魂》里的“金钟罩”,依旧条理分明,妙趣横生。唱完一句话,从袍袖里拿出一个软包装饮料,给观众看,然后用吸管喝。唱了几句,京剧演员李广就从后台随便唱了起来,推了葛存壮一把。汉光武帝翻着白眼闪到一边,看着李广在台中央唱歌。这之后,葛存壮说:“我说李广,你说的不对!你在后台唱得很好。你为什么出来?..... "这个小品是京剧清唱剧和双簧。正面有嘴,不需要假唱。

7.超大双弹簧

这几年电视里经常放特大双簧,前面几十个人,化妆画画,默默模拟表演。背面只有一个人,毫不费力。一键就能吹、打、拉、弹、唱。这是中国京剧的精髓。以前老演员只留下一些声音素材,没有留下自己的舞台形象。配音的目的是抢救国粹,振兴京剧,弘扬祖国文化,让现代人不仅能听到老演员的声音,还能看到舞台的形象。音像录制是对老演员的现场表演和教学进行录像,由著名的中青年演员在舞台上精心打扮,配合他们的姿势和声音。声音和图像分开存在,整合成一个视频,就是双簧,也就是以录音为背面,图像为正面的双簧。这种双簧场面巨大,演员众多,故称特大双簧。一个演员出来,要带出很多人。比如皇帝带了太监和大甲,皇后带了宫女,文官带了跑龙套的和一个官员,武将带了一个军事行动,山大王带了手下等等,都带了四八个人出来。你可以想象一整部剧的人数。这是前脸。把录音放在背面,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录音的实际人数比正面多。如果录制和匹配的人数相同,则实际录制包括胡琴、锣鼓、文武场面乐队,而匹配中没有。因为这些人没必要,拍不出来。

8.曲艺双黄

相声和双簧现在都属于曲艺的范畴,那为什么还要分相声和曲艺呢?正式的双簧是相声演员表演的,所以双簧前加了相声这个词。所谓曲艺双簧,就是曲艺相声,表演就是双簧。

电视播出指南《屈原杂谈》里有一段电视相声,是相声的老唱片和录音。相声中提到的人物,由多人扮演,按照电视剧的场景拍摄,用相声中学到的语言对口型,合成电视剧。听起来像相声,看起来像故事剧,其实是双簧。这个双簧背录有两个人,前脸化妆扮演很多人。电视相声是曲艺的双簧,因为它在曲艺的范畴里,作用超过了相声,而且它的相声台词还不够话剧双簧,所以只能叫曲艺双簧。这种双簧,远如常保(小蘑菇)和常的相面术,近如侯的桑邦谷和空城计,近如的夜麻将和纷争。侯的“空城计”与双黄的创始人黄正好相反,是他儿子的前脸画像。

最近电视上播放的曲艺的音乐和画面,确实是曲艺的双簧,背面是一些老的音乐录音,多是鼓,正面是演员拍的。只有歌手,没有伴奏,前面的人明显少,后面的人明显多。这种双簧也适合我,比如老罗玉生配中年罗玉生(不是配年轻人的小彩舞),老王玉宝配中年王玉宝等等。我用音乐唱歌,因为我只有一个喉咙作为前脸,也可以称之为“单簧”。

双簧的形式短小精悍,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配合时事宣传也方便写新词。从清末至今流传了一百多年,至今仍活跃在文坛。近几年电视上播出的各种双簧,都是文学形式上的创新。但是有些演技难度太大,有些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等。,无论性能还是录像,成本都太高,而且效果也不理想。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欣赏角度的变化,未来通过专业演员多方面的努力,会创作出更有艺术性、更有趣、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