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惜春_红楼梦与惜春

虚眉简述

在幻境中,警幻仙子让十二个舞女上来为贾宝玉唱《新红楼梦》十二首歌,并让他边听边念稿子,但书上所列的歌不是十二首,而是十四首。或许,开头的“引子”和结尾的“结局”都没算进去?这还不算太混乱,但最可疑的是介绍后的前两首,尤其是第二首《虚眉》

除去十二首歌的“引子”和“结语”,按照一般读者的推断,应该只是为了金陵十二钗。

每个钗头凤分别安排了一首歌,但仔细看了这十二首歌,发现第三首是总结一个人命运的歌,依次是袁春、滩纯、史湘云、妙玉、迎春、Xi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第一首《终身错误》一般认为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组合,用贾宝玉的腔调唱。是否应该这样理解还可以商量,但我觉得大体上可以接受。第二首《虚眉》也是用贾宝玉的口吻唱的:

一个是元朗仙帕,另一个是无暇玉。如果没有奇怪的缘分,这辈子我还会遇见他;如果你说有一种奇怪的命运,你的头脑如何最终变得空虚?一个是徒劳,一个是杞人忧天;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我想知道我的眼里有多少泪水,我怎么能忍受秋天流到冬天结束,春天流到夏天。

去掉这首歌,十二女也参与了,那么,为什么不编排这首歌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版,1996,12)校对本注释如下:

歌名的意思是徒然悲伤。曲调在宝黛情变时破灭,写出了林黛玉含泪而死的悲剧命运。元朗仙帕:指林黛玉。元朗:不朽的花园;仙帕:仙花。美玉无瑕:指贾宝玉。

乍一看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推敲,问题就来了。眼泪当然可以和林黛玉联系在一起,但《红楼梦》这本书充斥着荒诞的文字和一把苦涩的眼泪,仅仅从《泪珠儿》并不能判断那只是林黛玉。第三次写黛玉进京,在郭蓉府见贾宝玉。那是隆冬时节,凤姐穿着一件银鼠大衣出现了。老奶奶交代,“等过了冬天,春天我们就和他们一起收拾屋子。”林黛玉的“回泪”应该从这个冬天开始,而不是从秋天开始。“元朗仙帕”是指林黛玉吗?我在第一时间解释了“西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这才是林黛玉在天上的本来面目;“灵河岸”可以说是“元朗”,但仙草永远不能等同于仙花,也就是仙花。贾宝玉天生一玉,第二次出场,两句诗《西江月》概括了他的本性。“他的行为是遥远和反常的。谁在乎世人的诋毁?”“天下无能第一,古今无双!”“美玉无瑕”从来不是他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上面的注释是错误的。

根据上面的注解,十二首歌里,李黛玉在第一首里已经和薛宝钗唱过了,第二首又唱了她。虽然她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但这样的安排似乎布局不平衡。

我曾经写过《幻境四仙姐》一文,分析了第五轮回中警仙介绍给贾宝玉的四仙姐。她们取的名字绝不是随便取的,而是意味深长的,实际上标志着对贾宝玉一生影响很大的四个女人,她们对应的关系是:梦仙姐妹——林黛玉;史湘云,爱大士;领衔金童——薛宝钗;恨菩提——妙玉。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认识到,这四个女人应该有资格在《红楼梦》十二首歌中合唱。《一生的错误》是林和薛二钗的合唱,《虚眉》是石和苗二钗的合唱。

“一个是元朗仙派”,显然是指史湘云。“天地有千姿百态”,“谁信有这样的世界”,“仙境不同于红尘”,把大观园比作“元朗”是非常恰当的;曹雪芹在对大观园中后来被命名为怡红院的庭院的描述中,郑重地写下了西府中的海棠:它像一把伞,丝丝垂下,倾泻出朱砂。我们都知道,在《红楼梦》中,史湘云总是被称为海棠花。第六十三回“寿一弘方群夜宴”,大家签了一朵花,祥云的根部画了一朵海棠,上面写着“好梦沉甸甸”几个字。另一边签了一首诗:“我怕花夜里睡着”。我们都知道湘云的姑娘叫翠璐。“元朗仙派”只能用来形容史湘云,而不能用来形容林黛玉。

“一个是无瑕玉”,显然指的是妙玉。《红楼梦》中有大量的“玉”。第二十七回,凤姐问红玉的名字,她皱着眉头说:“真讨厌!得了玉之利,你也是玉,我也是玉。”书中所有的“玉”,只有妙玉明确表示其“美玉无瑕”。贾宝玉在幻境中偷看画册,妙玉那一页“画了一个美玉,落在泥土里”,无瑕,中了毒;《红楼梦》十二首中,有一首特别的歌《人间难容》,说妙玉最后是“无瑕白玉陷泥”,就像指出史湘云是“丝垂花落,花吐朱砂”,所以很清楚妙玉是“美玉无瑕”。为什么我们一口咬定是指贾宝玉?

那么,这首《虚眉》歌曲又暗示了怎样的人际关系和命运轨迹呢?把它拆开:

贾宝玉对“元朗仙花”史湘云的吟诵是:若无奇缘,今生再相逢(年轻读者要知道,“她”这个词是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才造出来的,男女第三人称习惯写“他”);一场虚浮啊;一个是水中的月亮...

贾宝玉对“无瑕美玉”的慨叹是:若有奇缘,心何以空?空虚的忧虑;一个是镜中花。

综合感叹:不知眼中有多少泪水,如何熬过秋冬,熬过春夏!

根据该书前八十回的伏笔暗示、脂砚斋的评点,以及《红楼梦》的研究成果,不难对这首歌作出透彻的解读。

《红楼梦》八十回之后,贾家彻底毁了。贾宝玉曾被囚禁,后来居上江南,竟与

史湘云重聚结婚了。在前八十回中,我们可以看到宝玉与史湘云之间的亲情友情十分亲密,但两人之间似乎并无夫妻缘分,所以一旦遇到危难,难免会有“若说无奇缘,今生再相逢”的“感叹”;真的就像“寒塘渡鹤影”,堪称“水中月”的境界——美好的过去都是海市蜃楼,面对的是极其险恶狰狞的悲壮现实。当然,这只是一般的理论。其实前八十回,除了这首诗里的暗示,在第三十一回里,“因为麒麟,白头双星”也很有可能暗示了贾宝玉和史湘云最后“白头偕老”:史湘云的金麒麟本来和太子的孙子魏的金麒麟是一对,他们确实有过一段婚姻,但最后魏的金麒麟转让给了贾宝玉,“因为麒麟”结婚了。

《红楼梦》八十回之后,妙玉的遭遇绝不是高鹗续书中所写的。按照曹雪芹的设想,80后的贾宝玉会在瓜洲渡口遇到妙玉,妙玉促成了他与湘云的重逢。贾宝玉一直重视妙玉,珍惜妙玉与自己的默契,但妙玉最终在恶势力的压迫下顽强抗争,同归于尽,令贾宝玉感叹“若有奇缘,其心何以终成空?”他“白担心她了”,救不了她。那美好的形象,如镜中花,可赞不可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雍妙玉的特别曲《世事难忍》中,最后一句是“何苦,太子孙叹!”很多人把《太子妃》理解为贾宝玉。好像后来妙玉和恶势力斗争,最后死了,让贾宝玉失恋,感叹不能和妙玉结合。这是大错,不仅误解了妙玉,也诋毁了贾宝玉。事实上,在《红楼梦》第十四回中,参加葬礼的人都是这样明文写的:“...韩琦的儿子,晋将军的儿子,陈的儿子,魏的等王孙”。前八十回的戏份很多,在脂砚斋的批语中因金麒麟而郑重提及魏。考虑到曹雪芹写的时候几次提到史湘云和妙玉,是妙玉。很可能是陈(注:他排在魏之前,绝不是随便起的名字)。只不过80年代后原件失传,我们很难考证妙玉与陈之间的隐秘关系细节。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贾宝玉背了一句“秋风一夜塘冷”。可见八十章后开始的大悲剧是从秋天开始的。“眼睛里怎么会有很多泪水,怎么能熬过秋到冬,春到夏?”意思是你八十章之后写的东西,在这样的时间序列下正好是一年,到了那一年的秋天,你会想哭,整件事就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