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科幻文学
关于科幻的定义众说纷纭,尺度差异很大。
更接近的是:“以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技前景或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最宽泛的一种观点是:“只要故事包含超现实因素,就可以算作科幻小说。”
《辞海》对“科幻小说”的定义是:“根据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实现的预言,以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就完成某种奇迹的小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的定义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
正统科幻迷主张科学和幻想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科学依据,只能归为奇幻、魔幻或超现实作品;相反,如果幻想不付费,那只是一个科学而现实的故事。
中国大陆科幻迷中有这样一个民间分类:有硬科幻、软科幻、稀饭科幻,三类科幻的科学可能性依次递减。这三类科幻是科幻迷们永恒的争论。硬科幻迷往往不能容忍没有科学色彩的纯幻想而被称为科幻,而软科幻迷和稀饭科幻迷则相对宽容。
俄罗斯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科学离不开幻想,艺术离不开现实”,这或许是科幻小说最好的写照。
科幻小说里的科学没有极限。天文、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电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科目。除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可以作为科幻小说的素材。
事实上,科学可能性的大小必须保持适度,才能保证科幻的吸引力。过于严格的幻想对技术的要求往往限制了想象力的拓展,而幻想的科学含量又太低,失去了科幻小说的本来意义。
一本深受科幻爱好者欢迎的“世界最短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然后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点。
据近期媒体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中国至少有三四十种专业科幻出版物和报纸,170种或80种科普期刊,每年出版数百部原创科幻作品。但在接下来的20年里,科幻出版数量锐减,只剩下一个“科幻世界”,成为654.38+0.3亿人的独生子女。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科幻科普报纸的生存空间。如果科幻世界没有独立脱颖而出,中国科幻早就成了灭绝的恐龙了。为什么这么远?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科幻科普报纸的生存空间了。如果科幻世界没有独立脱颖而出,中国科幻早就成了灭绝的恐龙了。为什么这么远?科普作家魏亚华分析,科幻小说的没落,首先是由1982的“科”姓和“文”姓之争引起的。因此,科幻小说被认为是“文”。从1982开始,国内的科普报刊和出版社都把科幻小说视为异端。出版总署多次发文,将科幻扫地出门,中国科幻因此失去了一大半的地位。
中国科普现状调查
在一个“科普论坛”上,一个关于中国科普现状的调查显示,在中国,两个人中有1迷信求签证;4人中,1人迷信星座;5人中,1人迷信周公;中国每50人中只有1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这项调查的结果令人震惊。虽然消息刚披露就有人质疑其可信度,但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中国人更缺乏的是科学精神。
早在1998年春天,一位老人私下对他的朋友说:五四运动近80年后,人们几乎忽略了五四运动的另一个口号——科学,似乎认为科学是“不证自明”的,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但我认为‘科学’根本没有在中国生根发芽。有些科学家甚至是‘院士’,我怀疑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科学精神。”七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我们。看着今天的科普调查数字,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位老人悲伤的话语。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学常识的普及,而是科学精神的扎根和成长。
中西科幻小说之比较
拿中国的科幻和美国的科幻比,就像把婴儿和巨人放在一起。然而,尽管实力悬殊,他们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我们把“取长补短”作为学习和借鉴的最高境界。但关键是要搞清楚别人的东西,哪些长,哪些短。中国科幻的特色因为它的弱而不存在。在借鉴美国科幻的发展经验时,了解中美科幻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希望中国科幻一路走好。
不久前,7部科普作品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而打破了科普作品无缘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历史。这不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信号,也是繁荣科普创作的号角。我们期待科学家和科普作家走向自由想象和小说创作的境界。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通过科普科幻报刊和创作的繁荣,激发起复兴中国科幻的全民热情,是民族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