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黄冈姑嫂桥构图
位于粤东和福建交界处,有一个县叫饶平县。这个县的县城叫黄岗镇。镇上有一条贯穿整个县城的河。这条河叫黄冈河,也叫凤江。
丰江不像长江、珠江那样大气,也不像黄河那样沧桑。它安静委婉,它的流水无声。它从饶平县北端蜿蜒近100公里,最后流经黄冈镇,在那里注入南海。峰江默默地滋润着它所经过的土地,同时也哺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我也是喝着这条河长大的。年轻的时候,我和她在一起很开心,但我还是不觉得她有什么特别。直到我出去学习工作,偶尔回来对这条河有了新的感觉,才渐渐发现她是那么的美丽。
丰江水源清澈,流量充足。县城的河两岸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整条河优雅精致。跨河有几座桥,从北到南分别是皇岗桥、南门桥、凤江桥、水光桥。过去最美的是中间的凤江大桥。整座桥由石头砌成,拱形优美,与丰江相得益彰,就像一条精致的项链挂在河上,为这条河增添了几分韵味。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总喜欢以这座凤江大桥为题材,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来描写和赞美她。只是大家小的时候只知道她漂亮,不知道怎么写。可惜一年后,镇上发了洪水,石拱桥却没能抵挡住洪水,被无情的冲走,中途断裂。后来政府准备在那里建一座新桥,可惜换成了水泥,桥体也没有以前漂亮了,除了俗气没什么特色。
沿江凤江桥西北五百米是南门桥,古代是渡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人在那里建了一座桥,一直沿用至今。南门桥也是一座石拱桥。虽然优雅,但还是没有之前的凤江大桥漂亮。南门桥往北一公里就是皇岗桥,也叫姑嫂桥。据传说,古时候丰江没有桥。那是另一个叫“水鬼码头”的渡口,两个大姑大嫂靠划船摆渡带路人过河为生。由于丰江与南海直接相连,河水会随着海水的涨潮而涨落,渡船要等到涨水才能通过,非常不方便。而且风浪大的时候,在河里摆渡会有翻船遇难的危险。曾经有一次,我姑姑坐轮渡到河中心,遇到大风。船翻了,一些乘客不会游泳,淹死了。后来两姐弟深感愧疚,决定动员当地人在那里建一座木桥,解决路人过河的不便。后来木桥建好了,可惜洪水来的时候,木桥被洪水冲走了好几次。上次洪水再来的时候,木桥就要塌了,他们两个就跳进河里保护桥柱,防止木桥塌了。后来木桥保住了,他们却消失了。为了纪念这两个人的善良和美德,当地人把这座桥命名为姑嫂桥。但现在的姑嫂桥不是独木桥,而是一座重要的钢筋混凝土桥梁,通往潮汕。
凤江上最南边的桥是水光桥。实际上是一座水闸桥,把从下游流过来的河水在北面隔开,保证了整个县城的正常用水。在桥的南面,河流通向大海,随着大海起伏。记得小时候想去海边捡螺蛳挖螃蟹。从那里,我可以知道现在海平面是上升还是下降。每当下游河水退潮,下游河床的大部分都会露出水面。小时候,我常常在退潮时和同伴跑到露出水面的河床上,挖开上面的河沙,寻找河蚌。这时沙子里大大小小的肥河蚌就会被挖出来。只要地方够准,挖满一盘不需要太大力气。把蛤蜊拿回去,加点蒜,加点盐,再拌点当地的植物,叫“金交”。炒着吃特别甜。即使离开了很多年,每当我想起那种味道,我仍然流口水。
在水光桥附近的凤江河段还有一件神奇的事。丰江南端流经农村的下饶乡。相传该乡建于乾隆二十二年,一个叫“张松岗”的人带着人迁到了这个乡。建镇那年是牛年。每年牛年,只要条件允许,该乡都会举行名为“打”的古老仪式,持续数日,举行多场祭祖祭神活动,纪念当年建乡的先人,同时祝福当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仪式持续的日子里,村民们一般都禁食,同时禁止村民外出捕鱼和捕杀动物。此时,丰江下游的鱼儿们似乎知道村民们此时不会下水捕鱼了,都神奇地浮出了水面,成群结队地来回游动,肆无忌惮地在水面嬉戏拍打,许多当地村民闻讯也会赶来观看,好不热闹。这成了当地的奇闻。
奉江最忙的时候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时候,河岸上会挂满彩旗,镇上各个社区也会有龙舟队在这条河上一决雌雄。过去,南方农村社区的龙舟队总是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通常在黎明前,已经供奉在那里的龙头会从各自地区的城隍庙请来。从这一带挑选出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扛着龙头,有人会一路放鞭炮撒盐饭到凤江下游,龙头下河时会被请上龙舟。天亮前,他们会在下游河道满水时打开水光桥的水闸,敲锣打鼓把龙舟从下游通过水闸冲到里面的淡水区,这也标志着这个龙舟活动季的开始。龙舟进入上游淡水区后,会停在河边。龙舟每次离岸出发,都会做一些水上祭祀仪式,往河里撒盐米,还会往水里扔一些李子、桃子等祭祀用的水果。这个时候,是我们小时候最激动的时刻。仪式开始时,我们会蜷缩在岸边,盯着大人们手中的水果祭品,等待令人垂涎的水果被抛入水中的那一刻。果实一入水,我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顺着入水的方向,潜入河底到处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
龙舟比赛开始时,凤江上会锣鼓喧天,两岸经常挤满了人,焦急地看着河里的龙舟比赛。这时,许多卖水果和各种食品的小贩聚集在人群边上做些小生意,河两岸同时成了热闹的小市场。比赛期间,河中央会有一面旗子。如果是决赛,会旗会被涂上“冠军”二字。经过几轮来回的划船比赛,最先到达旗位并抢到的就是胜者。胜败判定后,获胜的龙舟队将带领胜利的旗帜,敲锣打鼓走在自己社区的大街小巷,与社区的人们分享胜利的喜悦。端午节前后,各种龙舟队还会在自己的社区游行,同时向当地家庭出售大小不一、以红色为主的彩旗。大彩旗贵一些,小彩旗便宜一些,有的大彩旗上还绑着一对塑料橘子,表示好运。大多数家庭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彩旗的大小,并通过发红包的方式邀请红色彩旗加入龙舟队,并系在门口或阳台上,以求带来好运,祝福全家一帆风顺。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你通常会看到彩旗飘扬,这给这个原本热闹的节日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
峰江最美的时候是夏天,因为那时候种在峰江岸边的金梧桐就要开花了。锦丰树密植在河东岸的南面。在这一段堤上,毛茛树的枝条会从堤路的外侧一直延伸到路的对面,直到河边,树叶密密麻麻地覆盖在堤上,仿佛一把把绿色的伞,挡住了上面炙热有毒的阳光。由于吹着河风,夏天非常凉爽舒适。夏天,毛茛树异常活跃,上面会有一簇簇鲜红的金凤花,装扮成整棵树,仿佛在树冠上盖了一床厚厚的红色被子。我上中学的时候,上的学校在凤江对岸。每天,我不得不去学校,穿过河边的绿色堤路。夏天,每当我和同伴一起骑自行车的时候,我总喜欢抬头看看上面的绿叶。透过树叶,我可以看到一簇簇火红的金凤花在树顶上隐约绽放。它们在夏日阳光的映衬下格外鲜艳明亮,大树顶上一片片红色的花朵盛开,让人无比陶醉。即使时隔多年,那一幅幅盛开着小绿叶的金凤花的美丽画卷,那一次次和同伴在这浓荫的堤路下骑自行车时留下的阵阵笑声,依然时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过了凤江大桥,河的西边有一个运动场,离河不远。当地居民经常在这里做早操和其他运动,如果县里有什么大型活动,庆祝活动通常都在这个运动场举行,这里已经成为县里重要的活动中心。在我们初中的时候,这个操场也是我们经常流连的地方。当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我对我的作业不是那么紧张,我们经常在放学后骑自行车去河边的运动场进行足球比赛。这是一场很大的比赛,但其实无非是把足球场横着用,两边两辆自行车当两个足球门柱,但我们能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足球场上踢球,却是一场很重要的比赛。那时候我们不懂怎么踢球。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越位,我们应该用脚背内侧还是外侧踢球。我们只知道看到球就使劲踢,知道对方的球门在哪里。这样,我们的好同伴组成的队伍依然所向披靡,往往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因为不知道正确的踢球方式,经常踢完球回家解鞋带,脚趾甲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每次都是熬过了伤疤忘了疼,晚上用热水泡脚,不疼了明天继续。
丰江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她流过的沃土也曾是一片沃土。由于饶平县临海,地处粤闽交通要道,荔枝、龙眼等果树的种植和各种海鲜文化让当地很多家庭富裕起来。传统的陶瓷业和罐头食品加工业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经济收入。上世纪90年代初,饶平凭借众多华侨的优势,成为首批引进台资企业在台湾省闽南地区投资办厂的县行政区之一。当时,位于县城东南角,通往福建的324国道东段曾一度形成了一个知名而活跃的家电贸易集散地。但就是在这十年左右,一切都变了。由于往年荔枝、龙眼等水果价格下跌,果林承包户常年收成不多,海水养殖也时好时坏。然而,传统加工业正在逐渐衰落。原来生产型的外资和本土企业都搬走了,没有多少有竞争力的企业留下来。政府会发展一段时间的东区和西区,结果却没能形成气候。随着其他地方新公路的开通,曾经热闹的家用电器交易市场逐渐消失了。如今的饶平县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很多街道年久失修。十几年了,依然是低矮的楼房,凌乱的街区,社会治安变得混乱,制假贩毒成为常态。每次回家都会在和亲友的聚会中感受到大家这些年生活的窘迫。本来我们住的地方是个好地,有好山有好水,位于大路上,背靠大海。当其他地区的经济和生活近年来取得快速进步时,我们却停滞不前,甚至一步步倒退。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上帝给了我们这么美丽的土地,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真心希望这片美丽的水土早日焕发出她当初的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