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薰大师:?谈佛事修行?
龙勋大师
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是实现人生和谐的终极使命,即成佛结出果实。沈梦老师,一个老和尚,经常说,“相信你是毗卢禅那的佛”。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相信众生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没有区别,不多也不少。但是,从抢劫开始,我就被无知蒙蔽了双眼,不自知,就像光明的一天被乌云遮住了一样,所以我是个普通人。如果你能接近好的知识,听到佛法,思考并了解它的深意,按照教导去修行,总有一天你会开悟并结出果实。
众生自劫始,因其颠倒执着,造了许多恶业,轮回于三地六趣,苦、死、生、死。佛陀不忍众生之苦,出世于世,教我们修行,把自己从分离与执着中解脱出来,超越生死之苦。
这个工程极其浩大,因为我们从抢劫开始就积累的恶习太深了。如《普贤遗愿》说:“昔我贪愚,各种恶业,无量无边。此恶业若有身,空世不可忍。”
佛祖曾对地藏菩萨说:“一切众生,性不定,恶习已尽,善学结果,善有恶报,一一出世,暂无安息。在尘土中行走很难混淆障碍。一条鱼在网里游,就是一条长流,又被网住了。”
正因如此,佛陀慈悲众生,广设八万四千法界,以各种身份修各种人。佛法终了,众生要意识到事业的重要性,感恩佛陀的慈悲,及早开始修行。
说到释行,是佛教修行的基础。就实践而言,应该是信念、解释、实践、证明四个步骤。一般的宗教大多以信仰为主;但佛教宗派多,义深广,理不清,信心难发,菩提心更不固。所以要深入经文,进入佛的奇妙原理,像拿着地图一样,才知道如何到达成佛的目的地。古德有句话:“知而不为,犹如不知”。要达到涅槃寂静,你必须自己修行。佛教里最重要的是戒、定、智,可以治贪、治痴、治愚。再下一层是三十七品,即四念、四觉、四愿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道,都可以修行。
为什么要练习?我认为原因如下:
(1)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常常会在《你将何去何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依靠支撑,比如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都是佛教徒的精神支柱。比如灾难发生时,佛教团体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伸出援手,发挥慈悲大爱的精神,捐款重建灾区家园。
(2)人有善恶之分。为了杜绝犯罪,制止邪恶,防止邪恶,所有的宗教都有规训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在家五戒,菩萨戒,和尚250戒,和尚348戒等。在戒律的规范下,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合理合法的,不会做错事,因为“昂首三尺有神明”,心里害怕,不敢犯错。(3)生命虚弱。有些人意志力薄弱,抵挡不住诱惑。如果他们不小心迷失了自我,每个宗教都有忏悔的方式,比如天主教忏悔,佛教有各种仪式来洗刷他们的罪恶。从忏悔中,他们彻底思考罪恶的根源,发誓永不重蹈覆辙,从而摆脱罪恶的深渊。
(4)宗教生活的实践: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信教的人要认识自己,懂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超越自我,追求良法,向我们尊敬的先贤学习。佛教徒以学佛修行菩萨为宗旨,“不求己福,望众生能除苦”的菩萨精神,就是“上求佛道,下求众生”。
(5)人生无常,有生就有死。人类害怕死亡,但宗教打开了永生之路。佛教认为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没必要过度害怕。宗教给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比如天堂、天堂、来世,也是终极关怀的一部分。
宗教生活:
以佛教为例。普通大众中的佛教徒一般比较注重宗教仪式,比如念佛,或者在遇到困难时祈求菩萨的保护,以免遭遇不幸。但“求福、求福寿、拜神、拜佛、拜祖”的修行,与佛教的意义无关,只是让卡尔心安而已。至于佛教徒,他们把经典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但他们自己不一定是佛教徒。至于宗教修行者,他们以佛法为生命的归依,“不在乎善,在乎同体”,修行与解决并重,自觉为他而感,利益众生。
这些宗教人士的伟大行为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宗教是否得到大众的肯定和支持,可以从信徒的表现反映出来。一个宗教人士的生活分为两个方面:内在和外在。内在生活关注内在知识。比如曾子说“三省吾身,而我不忠于人,而我不信交朋友,而我不习惯。”“静坐思考自己,聊天谈论人的错误”都是有意识的努力。宗教信徒的外在生活是善待他人,善待众生,这也是传教的关键。佛教提倡“上求佛道,下转众生”。如果你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神和佛的二重身,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那就是生命和信仰的统一,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家庭。
佛教徒修行打坐?应有的理解
所谓的修行是什么?有人说修身,有人说修心。最好的说法是修身养性,修口修心。有句谚语说得好:“身、语、意不造恶,不烦世间一切众生,正念、觉性皆空,无用之苦当远离。”
身、口、心清净,就是修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荡、不废话、不正经、不口、不贪、不道德、不愚昧。
八正的修,也就是修身的三业: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我用九个字的真理来总结我的修行:听与想,信与愿,戒与智
嗅觉、思考和修复:
闻是念诵闻法,深入经文。佛教徒称之为“文字狱”,不断吸取充足的智慧和养分,净化身、口、心。我听了法,想了想其中的义理,以求通达。修养就是要修“心”,从心到身,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道德。
信念、意愿和行动:
信仰是“信心”,信仰是美德和美德之母。有信心才能持久,不会被挫折打断。愿望就是愿望,在佛前许愿,确立人生的中心思想和目标,走菩萨道,慈悲有益于人生。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暴露在寒冷中是徒劳的。做就是去体验实践,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失败了再爬起来,就有所成就。
谨慎、决心和智慧:
戒能止恶防恶,必是定心之本。禅宗里有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你的思想,你就什么也做不了。”
智慧是灵魂的活水之源,丰富了生命的食粮。生活的智慧需要开发。只有你心平气和,深思熟虑,心中无波,你的智慧才会呈现。九字真言是修行的关键。多关心身边的人,就会一直开心,自然一切都会好起来。
佛教修行?
要成为佛教徒,必须经过三皈依的仪式,然后才能接受五戒。佛教徒要过有信仰的生活,在家里找个干净的角落,装个佛像早晚烧香,念佛念经。宗教生活也要有一个修身养性的方法,比如祈祷、诵经、计息、持名、打坐、参禅等。为了培养同情心,我们不应该杀害动物,积极的做法是释放鲁苏。此外,布施是大功德,因为布施需要六度波罗蜜。所谓六度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菩萨的修行。布施波罗蜜第一项包括三种:禀赋布施、佛法布施、无畏布施。弥勒菩萨的话;“覃逸摄于六,资生无畏法。其中有一两三个是有名的从业者。”再进一步,进入无相布施,也就是真正的瑜伽士,超越三界。
宗教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升华人格,培养拯救人民的情怀和行动。因此:
(1)首先要在心中培养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符合信仰的方向和目标。
(2)许下一个大愿,牢记在心,希望它指导善行,造福人类社会。
(3)常看内在之光,止贪止愚,净化灵魂。这是智慧和光明。
(4)回归节俭,向往自然,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拯救生命。
(五)亲近导师,接受好知识、做好事、受益一生的言行。
(6)时刻保持快乐,关心他人,乐善好施,积极参与社会工作。
(7)每天静坐片刻,保持心灵的宁静和洁净,你的心胸会逐渐开阔。
(8)佛教徒要经常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一切恶业,这样才能把三业清理干净,重新变好。
宗教对人类文明有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信仰可以产生力量。”宗教信仰给人类带来神奇不可思议的力量,突破困境,化解逆境。在这个不道德的时代,宗教人士的心态也必须调整,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包容,更加豁达。他们不应该蔑视不同的信仰,而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不同宗教的基本教义可能不同,但宗教应该有超越世俗的观念,重视人类的一切需求,对所有人寄予同情和关怀。
宗教不应该世俗化和妥协。信仰的最终目的是弘扬佛教大无畏的菩萨精神,积极入世,净化社会人心,以大爱大悲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