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演变

春节习俗的演变

人们以许多习俗庆祝春节。但每一种习俗在漫长的岁月里都不尽相同,都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我们来说说一些主要的习俗。

首先,拜灶神。祭祀灶神是中国古代五大祭祀之一。礼记?屈历下说天帝要献五祭,即“户、灶、中槽(屋檐下接水的槽)、门、行”。可见我们的祖先是信奉万物有灵论的。灶神在第二位。然而,古代的祭祀炉是在夏天,而不是在腊月。礼记?《月令》载:“孟夏月祭灶”。直到汉代才开始改为腊月。传说汉代有一个叫子方的人,在腊月初二的早晨见到灶神,就把羚羊献祭给它,使他发财。因此,人们把祭灶的日子改到了腊月。腊月是什么时候?起初,汉代人把冬季至日后的三个“驻军”日作为腊月,即人们可以选择腊月的任何一天作为祭灶的日子。后来统一了,把十二月初八定为腊月。《荆楚岁时纪年》上写得很清楚,“十二月初八,为腊月。”为什么今天祭祀灶神的习俗年改成了12月24日?这要归功于宋代诗人范成大,他在词中写道:“古传说,腊月二十四,灶主对天说话,云车稀少,家中杯盘多。”今天人们祭灶的习俗也来源于此。

其次,贴春联。贴春联源于古代挂桃符。在古代,新年那天,人们在一块红木板上写下申屠和雷宇两个神的名字,挂在门边,以辟邪保平安。为什么要用红木?申屠和雷宇是谁?答案应该在《山海经》里找到,里面说:海中有独朔山,山上长着一棵大桃树,根壮枝粗,“蜿蜒三千里”。它的枝干之间,东北方向有一个鬼门,是所有鬼进出的地方。树上有两个幽灵,一个是申屠,另一个是雷宇。有他们在身边,鬼会规规矩矩,不敢有所期待。这也成为了人们挂桃符的原因。

到了五代十国,开始在桃板上写对联,这是春联和对联的开始。宋史?舒氏记载:“孟畅以学士衔之桃符,因其非工,佯写衔云:“迎新年来,节号为长春”。这幅对联是由蜀国皇帝孟尝君题写的,成为中国新年的第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纸上写春联。不仅有对联,还有对联。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倡用红纸和墨水写春联。他喜欢做对联,所以被称为“天子”。他指示,春联不仅要贴在皇宫大院里,也要贴在民间。他还号召官员和学者写春联。以示全世界都在庆祝,人民和人民在一起其乐融融。

第三,坚守大门。春联贴在门框上,门神贴在门板上。贴门神由挂桃符演变而来。有一本书叫《月是广义的吗?十二月令曰:“道教称门神,左月成为右。Gasmen的神,意思源自符涛,用申屠和雷宇辟邪,所以树在门里。”不同的是,符涛是二神的名字,而门神是二神的肖像。

但是到了唐朝;守门员换人了,秦和被换下。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得了重病,每天晚上都有鬼魂哭着要他的命。他吓坏了。一天晚上,战争将领秦和为他站岗,所以太宗可以安心睡觉。之后,唐太宗命画师画出两位将军的画像,贴在门上。起初贴在宫中,后来成为千家万户的门神。到了五代,门神换成了钟馗。钟馗是吃鬼的。这个故事来自沈括的《孟茜笔谈》,唐朝皇帝李隆基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他梦见一个大鬼,戴着破帽子,穿着蓝袍,抓着一只眼睛,左手抓着一个小鬼,右手抠着他的鬼眼,然后吐出来。明成祖惊讶地问大鬼是谁。回答:钟馗。明成祖醒来后,找来著名画家吴道子,按照自己的描述画了一幅《门捉鬼图》。五代时,人们把这幅画贴成门神,挂在除夕。到了宋代,守门员换成了文俏和岳飞。今天,人们经常用年画代替门神。

第四,放鞭炮。新年燃放鞭炮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元日》诗,诗中说:“鞭炮声杀一年,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一月日”的烟火。古人用竹子发出响亮的声音,所以称之为“鞭炮”燃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山鬼。据说在山鬼有一个叫年的人。他是一个邪恶的家伙,人们经常用鞭炮来驱赶他。南北朝《荆楚纪年》中记载了鞭炮驱鬼的事。到了唐代,人们把“鞭炮”叫做“爆杆”。莱谷在《早春》诗中说:“新历只开一半,小庭仍聚。宋朝发明了火药,很快就有了纸包火药的“鞭爆”,点火声不绝于耳。“武林旧事的根据?除了年册上写着:“至于爆战,里面藏着一百多片线药。今天已经到了烟花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花随着烟花一起爆炸,更是别出心裁,五颜六色,一片蔚蓝。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历来重视春天。有句话叫“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耕的情况直接影响一年的民生。为了显示春天的重要性,立春日被定为夏历中的春节,并举行节日庆祝。在开春的前一天,举行了一个春节仪式,它被称为“大春”。在春天的开始,会有一个“春饼”宴会。陈在《岁书》中说:“在立春那天,我们吃萝卜、春饼和莴苣,还有一道春菜。人们也用“春饼”来招待他们的亲戚和朋友。后来发展为正月初一春节,作为一天来庆祝。南宋的吴在梦里写道?在第一个月,它说:“第一个月落在第一天,这被称为元旦。元旦,皇帝会“拜年”,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普通人也会祭天祭祖。后来,春节不是一天的庆祝,而是变成了多天的节日。节日里有节日,还加了小年,除夕,元旦,元宵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