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我《诗经》“无名东”的原文和注释?

原诗:

东方无晓,衣衣披上。衣服做裤子做衣服,大众叫我着急。

东方尚未露出晨光,衣衣颠倒。裤子是衣服和裤子做的,大众给我报警。

折下来的柳条栅栏,凶狠地瞪着真正的汉霸。无论白天黑夜,作孽的人都不会迟到。

翻译:

东方的阳光还未破晓,我正手忙脚乱地穿衣服。只因为部长会催人,就打乱三件事,真是乱七八糟。

东方尚未破晓,穿着我的衣服心慌。着急真的压力很大,承受顺序很吓人。

折叠柳条树篱花园,主管大声怒目而视。无论白天黑夜,从早到晚都不能闲着。

词义:

颠倒的衣服:把你的衣服和裤子反着穿。衣服,上衣;穿衣脱衣。

从公称之:从,从,从。龚,龚庭,这里指的是政府。召唤,召唤。

黎明黎明。

折柳扇园:扇,连“扇”,栅栏,竹木制成的护栏。花园,菜园。

狂夫屈屈:狂夫,暴虐无理之人,此处指主管。瞿瞿,读作juju,怒目而视。

不能陈夜:陈,同“晨”,晨。晚上不能迟到,也就是说要做完一天的工作才能算。

如果没有,就不要:早上好。莫,读音(mu),古字“黄昏”,晚。

扩展解析:

对于这首诗,古人认为是嘲讽齐庭和官府无常、过度劳役(无法把握季节和时间)的“失时之作”,而现代人则主张劳动者怨声载道,谴责重劳役,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齐国是典型的华夏民族在东夷故里建立的殖民国家,而来自西方的齐侯家族和追随者是东夷土著的征服者,所以很有可能是在早期传统的影响下对社会底层比较苛刻(华夏民族和东夷后裔在齐国的融合应该差不多在春秋时期就完成了)。而且从管仲统治时期开始,齐国就实行严格的户籍管制制度,《十五律》中就有左联和嘉宝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的出处和本意应该是齐国发配徭役,发配出差,现役军人无法忍受劳动的艰辛和监管的暴力,不敢轻易逃跑和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