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说周公。
一场并非他意愿的包办婚姻,季老坚持了65年。在这65年里,无论是喜是悲,他也在日记和散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而如果婚姻不是他想要的,那他的“家”呢?我们知道,纪老从小被领养到他叔叔家,所以他对这个家庭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就像季老自己说的,他对舅舅家只有感激,没有感情。
在纪老大学期间的日记里,他不止一次发泄对这个家庭的怨恨。“我讨厌这个家”“我要离开,再也不回来”“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家里?”。
但这个家庭供他上学,供他娶妻,帮他养活妻儿,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他虽然在情感上表达了不满,但也理性地认为必须感恩。
用嵇老的儿子季承的话说,他的父亲对待他叔叔一家的方式与他和他妹妹不同。他们一出生就住在他叔叔家,从小就是“爷爷奶奶”。济南是他们唯一的故乡。
季羡林出生在农村,6岁前和亲生父母一起生活。在季羡林眼里,那才是他真正的家。
所以,在季承眼里,季羡林对这个家庭是冷漠的,这就导致了他的母亲彭德华一直都是那么孤独,但她还是逆来顺受。再加上老祖的宽容,她维持着整个家族的平衡。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家庭和睦温馨,其实暗藏危机。
直到家里的亲人相继离世,和谐破裂,父子在13分手。
季羡林6岁时,离开农村和亲生母亲,来到济南叔叔家。因为他是纪家唯一的男孩,想为纪家发光发热,传宗接代,所以被收养,送给一个条件较好的叔叔家重点培养。
毕竟刚到济南的季羡林还是个孩子。她离开亲生母亲后哭了很久,后来渐渐习惯了。
他的叔叔严肃刻板。每天都叫他学习学习。除了学校的课程,他还给季羡林上很多课,每天十点学习。那能量现在真的不输给虎爸虎妈了。
但是,季羡林当时并不觉得苦。他说我真的不知道学那么多有没有必要,但是他确实在几次考试中脱颖而出,基础比别人更扎实。
当然,季羡林不觉得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姑姑是个很小心眼的人,也是个嘴碎的人。生活中她总是给他脸色看。吃的好只会偏向女儿,有时候会问她要一点饭。季羡林会整天犹豫怎么开口。
另外,季羡林说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个闲人。他家败亡后,为了生计,经常去舅舅家讨钱。这个时候,他姑姑总是在屋里吼他。之后的几次,季羡林几乎再也没见过亲生父亲。
所以季羡林觉得可以待在家里,看姨妈的脸色。他一直在外面读书,比较自在。
高中毕业后,姑姑希望季羡林去邮局找一份铁饭碗的工作,这样她就可以开始养家糊口了。
但季羡林顶住了,巧的是,他没考上。那时候他的成绩总是第一。他为什么会输?季羡林回忆,当时真的不清楚。
后来他舅舅给了他一个老婆,在1929岁的时候,娶了同院彭家三的三女儿彭德华。
第二年,他同时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因为有一个留学梦,他最终选择了清华。
我上大学的时候住校,当然是住校,所以和舅舅家的联系都是书信往来,季羡林每次给家里打电报也是要钱买书。
不管季羡林要多少钱,他叔叔总是很满足。说真的,季羡林读书的时候,他舅舅也没啥意思。即使他家里条件不如以前,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拿到钱,但季羡林只是在日记里抱怨。
在那个时候,很难想象一个普通家庭会如何为一个大学生提供教育。另外,舅舅后来自己打工也有问题,要给季羡林养老婆孩子。
所以后来阿姨生病了,阿姨的女儿邱梅说是季羡林给我气病的。季羡林在日记中仍然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她被指责是无辜的。但是想想季羡林也觉得委屈。叔叔阿姨不是深受封建思想的折磨吗?
尤其是我舅舅,像打赌一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季羡林身上,我舅妈心里肯定不舒服。但她是女人,做不了主,所以她对女儿好,给季羡林脸色看,也是人之常情。但正是因为不爱季羡林这个母亲,不关心一个长辈,季羡林才讨厌这个家。
如开头所述,季羡林在日记中经常会有对这个家庭的种种不满。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他总是拖到最后一刻。用季羡林的话说,他很不喜欢姑姑的态度和语气,也不喜欢秋梅的傲气。寄人篱下的压抑让他想永远逃离这个家庭。
终于,季羡林毕业了。为了舅舅舅妈,我也可以把重任卸给季羡林。恰巧季羡林高中母校邀请她去当语文老师。虽然季羡林更想出国留学,但她只有等待机会。
当语文老师付出很多,也让舅舅一家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第二年,对舅舅来说,是个好时候,但对季羡林来说,这不是他的追求,他觉得自己是个上不了台面,不懂拍马屁的人。他的教学工作能坚持多久,真的很难说。
正在这时,清华打电话给季羡林,说他被选调去德国交换研究生项目,这意味着他可以去德国留学了。这是季羡林的梦想。他不想放弃,但回过头来,一家人都是一群老弱幼。他们会放他走吗?
有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低估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舅舅和家里人知道季羡林有这个机会,都很支持季羡林去德国镀金。过了两年,回来的档次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舅舅说,才两年。勒紧裤腰带忍一忍就好了。等季羡林回来,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但谁能想到战争爆发的时候,两年会变成11年?
然而,季承的书中提到,季羡林出国前夕,恰好是他叔叔的第二任妻子。季羡林虽然不喜欢姑姑,但对叔叔的第二任妻子去世后不久不满,根本不想见年轻的新姑姑,就早早离开了济南,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
季羡林离开时,他的儿子季承只有三个月大。
季羡林的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孝敬亲生母亲。
他在六岁时离开了他的生母,直到她去世。他只回去过两次,两次都是服丧,一次是为了曾祖母,一次是为了生母。
如果他小时候见不到妈妈一个人,那上大学呢?他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把它看成一个成年人?
他在大学日记里记录了“听说他妈妈身体不好,他想去看”,但他没有去看,只是“想去看”。
直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传来,他才意识到自己成了孤儿。
在回老家参加葬礼的路上,他发现母亲的样子在他脑海里模糊不清,他突然发现没有她是那么的难受,甚至想和她一起葬在地下。
从他的葬礼回来后,他在季羡林的日记里频繁地记录着他对母亲的思念,他至今不敢相信母亲的离去。
其实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路还很长,所以总是“想”一些事而不是“做”一些事,真的会导致很多遗憾。
季羡林年轻时“想”多于“做”。这种行为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不是吗?
而季羡林的妈妈比他姑姑更可怜。她唯一的儿子被人从她身边抢走,说是为了儿子好,为了季家好,但对一个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太残忍了。
所以,在季羡林的心里,她一直渴望着母爱,可是姑姑给不了他,不仅给不了,反而在感情上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到了德国,陪伴季羡林度过寂寞夜晚的是母亲。我妈在梦里经常来看他,但醒来后发现她更想他,更孤独。
因为没有孝敬母亲,这一直是季羡林心中的一个结。那他为什么不能回去看看呢?这个遗憾也伴随了他一生。
接连爆发战争,季羡林的两年留学被迫拖了10多年。他最后回国后,他的儿子纪成都13岁。
2年留学11年,季家终于盼回了季羡林,季羡林理应负责养家糊口。这11年是谁干的?
是舅舅的第二任妻子,季羡林的新姑姑。她成为季家的大英雄,受到季羡林的尊敬。
季羡林不在家的那段时间,是新阿姨在打拼,摆地摊,卖破烂。总之她为了让家族继续下去吃了很多苦,后来被家族尊为老祖。
回到家乡的季羡林在北大教书,而他的舅舅、舅妈、儿媳和孩子都留在济南。季羡林每个月按时给他们寄生活费,逢年过节再回去探亲。
之后的13年,季羡林的两个孩子也因为读书离开了济南。至于他的叔叔,他因病去世了,只留下老祖和他的儿媳彭德华在济南。
当时,他的儿子季承和女儿婉如也在北平工作。他们努力增进与季羡林的感情,但季承回忆说,他的父亲似乎总是不愿意敞开心扉。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去接近,他们之间总是有一个障碍。
后来两兄妹向季羡林提出想去济南接两位老人,被拒绝了。季羡林直接回复他们:“我和你妈没感情。”
直到三年的困难时期,两兄妹都不希望老祖和母亲在济南受苦,于是再次提出要和季羡林在北平见他们,之后季羡林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季羡林没说什么,两兄妹也没推辞。他们直接安排了两个老人上来看他们。季羡林虽然不太高兴,但也没引起什么大的矛盾。
知道季羡林一家上来后,北大领导很重视,马上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住房。但是季羡林死活不肯和彭德华睡,彭德华只好在客厅里装了一张床,这让姐弟俩很不舒服。
幸运的是,季羡林、彭德华和老祖在一起的生活平静而温暖。在季羡林的记忆中,老祖和德化总是每天为他准备丰盛的饭菜,然后看着他狼吞虎咽,一家三口的生活其乐融融。
但在他儿子季承的记忆中,外人羡慕他的父亲有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但这背后有一个危机。
比如他爸吝啬他妈的生活费,她妈知道不够却一直不敢跟他爸说。她只是把自己在济南省攒下的积蓄贴了出来,然后她哥哥姐姐也贴了出来。
更何况季羡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猫,家里也养猫,但是另外两个不喜欢,也没有精力。但季羡林要养,就得伺候猫,不仅要铲屎,还要买鱼做猫粮。那时候家里有八只猫,经常是一只鸡飞一只狗跳。
在季羡林眼里,家的温暖其实大多是老祖和彭德华的纵容。他们不是面红耳赤,不是真的没问题,而是其他两个人的冷漠。如果他们想要家和一切,有人会妥协。因此,尽管季承的哥哥和姐姐对他们父亲的行为不满,两位老人也没有说什么。作为晚辈,他们无话可说。
但是季承也说他的父亲有时很慷慨。每个月他都会拿出钱来叫家里人和助理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吃,所以那几年,京郊的一家人都去玩了,好吃的都去吃了。
然而,这种平衡从老祖之死就被打破了,也是季羡林与季承决裂的导火索。
季承抱怨了很多他的父亲季羡林对他的亲戚的关心和态度,这可以在他的书中感受到。他说从生病到去世,季羡林没有去探望,也没有去悼念。后来,他的姐姐婉如因病突然去世,季羡林没有去送别和吊唁。后来他的母亲彭德华住进了医院。虽然季羡林经常去医院,但为了在彭德华的住院费,他们完全撕破脸,最后也没有去道别和吊唁。
本来父子关系就有很大问题。现在,接连发生的事情让季羡林觉得自己是个悲剧人物。他决定“抛弃”儿子,父子二人从13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季承说有人从中作梗,以至于父子矛盾一直无法解决,但父子之间确实存在问题,否则不可能有外人这么容易进入。
幸运的是,结局令人满意。在季羡林的最后八个月,父子终于见面了,过去的一切都被季承的一跪抹去了。
在过去的八个月里,我的儿子季承陪伴着我。当时,季承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与季羡林相差97岁。这个三个月大的孩子和季羡林有着特殊的关系,季羡林真正体会到了三代人的温暖。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纠葛,他们真的有不同的角度和感受。
季羡林、彭德华和老祖组成的家庭,在季羡林眼里是和谐、温馨、令人羡慕的。
因为那两个人从来没有和他红过脸,他们总是以他为中心,为他妥协,尤其是彭德华。只有儿子和女儿能看出她内心的孤独,而季羡林看不到,所以儿子对她不满,但这种不满是在老人活着的时候藏在心里的。一旦老人不在了,就会瞬间爆发。
一个家庭的平衡离不开一个主心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家庭和睦,但是一旦老人去世,很多隐藏的问题就把家庭撕裂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21中的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