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科介绍
逐步深化完善。65438-2009现代外科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止血、输血等问题。
外科疼痛是阻碍外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846美国的莫顿最早采用乙醚作为全身麻醉剂,并以乙醚麻醉辅助沃伦进行多项重大手术。此后,乙醚麻醉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1892年,德国Schleich首先倡导使用可卡因作为局部浸润麻醉,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很快被普鲁卡因取代,至今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剂。
伤口“化脓”是100多年前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当时截肢后死亡率高达40% ~ 50%。1846年,匈牙利的Semmelweis首次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漂白液洗手,使他治疗的产妇死亡率从10%下降到1%,这是抗菌技术的开端。1867英国李斯特用石炭酸溶液清洗手术器械,用浸过石炭酸溶液的纱布覆盖伤口,使其截肢。
肢体手术死亡率从40%下降到15%,从而奠定了抗菌手术的基本原则。1877年,德国博格曼对15例膝关节贯通伤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伤口周围进行清洗消毒后进行包扎,12例患者恢复并保住了下肢。他认为更重要的是不要把所有的伤口都当作感染来对待,也不要再次污染它们。在此基础上,他采用蒸汽灭菌,并研究了布片、敷料、手术器械的灭菌措施,建立了现代外科的无菌技术。1889年德国Furbringer提出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国霍尔斯特德提倡戴橡胶手套,从而完善了无菌技术。手术出血是阻碍外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1872年,英国的Wells推出了止血钳,1873年,德国的Esmarch倡导在截肢手术中使用止血带。他们是解决外科出血的创始人。1901年,血型被美国的兰斯泰讷发现,可以通过输血来弥补手术中的失血。刚开始是直接输血,但是操作复杂,输血量不好控制。1915年德国Lewisohn提出了混合柠檬酸钠溶液使血液不凝固的间接输血法,后来血库的建立使输血变得简单易行。
1929年,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5年,德国多马克提倡使用百朗多喜(磺胺类)。此后,各国相继研发了一系列抗菌药物,为外科手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时代。随着麻醉的不断完善,输血和补液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扩大了手术范围,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20世纪50年代初,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成功研究为心脏直视手术开辟了道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创伤、整形外科和移植外科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光纤内窥镜的出现和影像医学的快速发展(从b超、CT、MRI、DSA到SPECT、PET),极大地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应用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不仅可以诊断而且可以治疗病变的内部结构。此外,生物工程技术正在医学中发挥更新的作用,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特别是癌基因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外科领域。毫无疑问,外科最终会在很多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现代外科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快速发展,一个外科医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外科知识和技能。为了继续提高水平,必须有分工。所以外科要进一步分成几个专科;有的根据人体的部位,如腹部外科、胸部外科;有的按照人体系统,如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有的是根据患者年龄特点,如儿科、老年外科,有的是根据手术方式,如重建手术、显微手术、移植手术;还有的是根据疾病性质,如肿瘤手术、急诊手术等。特别是由于手术范围的日益发展,对麻醉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麻醉专业;设立深切治疗部也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外科经常处理的问题包括外伤、各种胸腹急症、先天/后天畸形、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在临床应用上与麻醉学、特殊护理、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他医学专业密切相关。随着药物、早期诊断技术和其他医学技术(如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许多疾病的治疗已经转向非手术治疗。但手术仍然是这些治疗手段无效或产生并发症不可或缺的后防线支撑,微创手术(内镜手术)领域也在蓬勃发展。(一)暴力或其他伤害因素造成的损伤,如内脏破裂、骨折、烧伤等。通常需要手术或其他外科治疗来修复组织和恢复功能。
(2)被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坏死、脓肿。这种局限性感染病灶适合手术治疗,如坏疽性阑尾切除、肝脓肿切开引流等。
(3)肿瘤绝大多数肿瘤需要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切除疗效好;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可以达到根治,延长生存时间或缓解症状。
(4)畸形先天性畸形,如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肛门直肠闭锁等。,需要手术治疗。获得性畸形,如烧伤后瘢痕挛缩,也需要手术修复,恢复功能,改善外观。
(五)其他疾病常见有器官梗阻,如肠梗阻、尿路梗阻等;下肢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等血液循环障碍;结石形成,如胆结石和尿路结石;内分泌功能障碍,如甲亢,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来纠正。
现代外科不仅包括上述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知识和技能,还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现代外科必须涉及实验和自然科学的基础。
外科和内科的范畴是相对的。如上所述,外科一般侧重于需要以手术或手法为主治疗的疾病,而内科一般侧重于以药物为主治疗的疾病。但外科疾病并不总是需要手术,往往只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需要手术,比如化脓性感染。早期一般先用药物,形成脓肿时需要切开引流。但有些内科疾病在一定阶段也需要手术治疗,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穿孔或大出血,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且,由于医学科学的进步,一些原本应该手术的疾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来治疗。比如大部分泌尿系结石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粉碎排出。一些原本不能手术的疾病,创造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例如,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已经通过低温麻醉或心肺转流进行治疗,这可以通过手术来纠正。特别是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外科有与内科等专业交叉的趋势。因此,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手段的提高,外科的范畴会不断更新和变化。
外科是现代医学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患者体内的病原体,从而使患者得到治疗。外科和所有临床医学一样,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它更重视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和护理、手术技巧和方法、术后护理、手术并发症和预后。
临床外科根据治疗目标的不同有明确的分工,可分为普外科(现特指各种腹腔、乳腺、甲状腺及单纯皮肤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两者均可配合满意的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有时也称脑外科)、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即骨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等。广义的外科还可以包括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牙科(口腔颌面外科)等等。现代外科虽然传入中国已有数百年,但在旧中国进展缓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有手术设备的大医院分布在少数几个大城市,稍微大一点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或肾切除术只能在几个大城市的几家大医院进行;外科医生少,很多外科专业没有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外科体系。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学院校的外科团队越来越多。先后开设了麻醉科、腹部外科、心胸外科、骨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小儿外科等外科专业。外科技术不仅普及了,而且在普及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普及:全国县医院都有外科专科,设备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而且很多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也开展了外科工作。改善:心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器官等外科新领域一直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此外,体外循环机、人工肾、心脏起搏器、纤维内窥镜、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微血管器械、冲击波碎石装置等重要手术器械均可自行设计生产。由于中医政策的实施,中西医结合在外科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胆管结石、粘连性肠梗阻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运用动静结合的原则,采用小夹板进行局部外固定,不仅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而且恢复了肢体功能。其他如内痔、肛瘘、血管性脉管炎等,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建国以来,广大外科医生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竭尽全力抢救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和伤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1985成功救治一名大面积烧伤工人以来,大面积烧伤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报告了多起面积超过90%的三度烧伤病例。已进入国际领先行列。1963年,一名工人断肢6小时的右前臂首次成功移植后,全国各地相继移植断指、断掌、断肢数千例。截肢长达36小时的肢体,三次截肢的上肢再植,同肢移植,都取得了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我国外科医生在农村简陋的手术室里,为长江两岸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流行区数万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施了脾切除手术,使他们恢复了健康,重新走上了生产岗位。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也在迅速开展。对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进行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人的普查,不仅使这些癌症得到早期发现,而且调查了这些癌症与高发地区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必须承认,世界上每一个专业,古今中外都经历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手术也是如此。历史上所有为解除病人痛苦而努力的外科医生,都为外科学的丰富和完善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值得继承和学习。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的名称始于宋代。见吴启宇《宋代外科新著》,为外科专书。宋代以前,大部分外科医生都选择医生的称呼。它是研究浅表疾病和证候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治疗和医疗技术的专门学科。包括痈、疽、疮、溃疡、疥疮、癣、伤等疾病。宋代以后,专门研究这类疾病的著作多以外科学命名。关于外科手术的起源
今天使用的手术器械与10世纪一位名叫扎哈拉维的穆斯林外科医生设计的完全一样。另一位阿拉伯医生在13世纪描述了血液循环的概念,比威廉姆·哈维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