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加冕?

查理曼大帝的加冕典礼

法兰克王国的中心在今天法国的东北部,后来扩展到整个法国及周边地区。从6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制度相对巩固,在查理曼统治时期,大规模扩张领土。

查理曼是典型的中世纪骑士,身材魁梧,精力充沛,直到晚年才知道疲劳和疾病。他在位近50年(768~814),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战争中度过。据说他亲自参加了30次探险。在后世流传的歌谣中,他被描述为一个神话人物。

查理曼大帝最著名的战役是在西南部对抗撒拉逊人。“撒拉逊人”是阿拉伯人和其他东方民族的欧洲名字。当时一个阿拉伯人从北非进入西班牙,建立了戈多瓦王国。查理曼试图摧毁这个王国,但失败了。这场战役后来被编成了著名的史诗《罗兰之歌》。

根据《罗兰之歌》,查理曼大帝率领大军进入西班牙后,科尔多瓦国王提议讲和。查理曼的侄子罗兰反对。他强烈驳斥了主张和平的同僚,尤其反对让其中一人居内伦担任谈判代表。查理曼没有接受罗兰的意见,仍然让居内伦做代表。就这样,古奈伦和罗兰结下了仇恨。后来在撒拉森的宫廷里,古奈伦谈妥了和平条件,同时与敌人密谋刺杀罗兰。查理曼看到了和平和成功,率领大军回国,罗兰担任后卫。此时,戈多瓦国王已经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按照古奈伦的安排,在比利牛斯山脉的一个峡谷两侧布下埋伏。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撒拉逊人的士兵和马匹隐藏在丛林岩石中,居高临下足以杀死敌人。

查理曼的军队过去后,只有罗兰的守卫部队还在峡谷中行进。突然,撒拉逊人的军队像老虎一样扑了过来,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罗兰的军队。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罗兰一次次用骑士的尚武精神号召全军奋战到底,一次次拒绝同伴要他吹响求救号角让查理回李救援的建议。最后法兰克人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只剩下罗兰和两个同伴。他只是拿起喇叭,吹响了求救的信号。然而,鲜血从号角中涌出,罗兰倒在血泊中。查理曼听到号角声,准备回李,被身旁的居内隆故意阻挠拖延。直到查理曼听到罗兰临死前最后微弱的号角声,才相信罗兰确实被杀了,才甩开叛徒,赶回峡谷。然而,罗兰和他所有的同伴都遇难了。

《罗兰之歌》的故事曾以其悲剧性的情节感动了中世纪的欧洲人,但它实际上描述的是查理与撒拉逊人的一场不成功的战争。之后查理虽然占领了西班牙的东北部,但始终没有前进。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查理的帝国已经扩张到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意大部分地区,在当时的西欧可以算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查理大帝被尊称为“查理大帝”,意思是伟大的查理或查理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