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浓浓的“中国风”。一个叫“吴亦舒”的16岁女孩,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以诗为腹的自鸣得意”。这个让我们满足了古代才女所有幻想的才女,一出场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人们惊叹于她的天生丽质。而她一开口,那种淡定的样子,让人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身着汉服的她雍容华贵,长发垂下,美不胜收。还有一首《飞花令》很惊艳很惊艳!“七月我在野外,八月于,九月在家,十月蟋蟀来我床下。”她凭借《诗经》中“冷门”的句子,成功地扭转了自己,人们惊叹于她深厚的诗歌储备,更惊叹于她温柔婉约的风韵。

在《最爱中国》的舞台上,一个叫卓政的11岁小男孩让我忍不住唱起了:漂亮!我是中国少年!

一上台,这个有抱负的少年就让主持人成为了潜在的威胁。他不仅担任班长,还过五关斩六将,担任亚信峰会双语主持人。

这个身经百战的“少年”,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表现得云淡风轻,足以说明他把国学经典读好了,肚子里有一首诗。

在自我介绍中,我已经展现了我的锋芒。卓正,打开一看,是一首对句诗:顿悟在我,月桂树主是我!

这绝不是信口开河。在越来越激烈的比赛中,最终达到了白热化的争夺,镇定自若的卓政反败为胜,一举夺冠!

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从《说文解字》中,展示了我们神奇的造字、汉字及其神奇的组合是多么耀眼。

而易中天的《三国志》中收录了多少仁人志士,军事家狡诈;于丹在《论语》中解释了多少人生智慧?红楼梦里有多少解梦人?刘的《红楼梦》衍生出多少部充满梦幻色彩的红楼?

唐诗宋词最壮丽的诗歌,不仅豪放,而且婉约。读《不义之财,随我如浮云》,悟得超然之道。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分析其中蕴含的从容之志;“三十功名,尘与地,八千里云与月”,读英雄的壮丽;而“蓦然回首,那个人就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是让很多人豁然醒悟,悲凉阴郁的心情豁然开朗。

如此浩瀚的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难怪有人无数次感叹:国学之美,在于境界,在于道德,在于文字,在于悲悯,在于轻盈。

如此美好,为世人所敬仰,如何在传承中发扬国粹?

如果真的想学国学,绝对不是开几次诗词大会,举办几次听写比赛就能一劳永逸的。更何况不是填鸭式的孩子,每天要求他们背多少首诗,就能让他们什么都懂。

国学教育绝不是一时的打地板,而是一种无声的渗透和浸润。绝对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一种厚积薄发。

元旦那天,幼儿园举行了元旦汇报演出。嫂子潇雅打电话给我,说她妈妈生病住院了,让我带侄子小燕去演出。我欣然同意。

我一直以为幼儿园的一群小屁孩能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不就是一个才艺展示,跳个舞,唱个歌,背几首唐诗,或者秀个画吗?

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真是煞费苦心,孩子超乎想象的优秀表现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小燕今年五岁。她一上台,就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他带给你的是一个脱口秀节目。这个节目的名字叫“谈三国”。他的开场白随着电子屏幕走进了观众的视野,生动自信的表情让所有家长惊叹不已。

“接下来的节目,肯定会火,我相信你一定看到过我的名字,对了阎,我听到了,有人在窃窃私语,要火吗?你看错了吗?三水为苗,三火为燕,我三火。对不起这个有趣的名字!”

小燕对题目的介绍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接下来的脱口秀也不禁惊叹。小小年纪,这学五车的姿势一定很牛逼!

滚滚长江东流,浪花淘尽英雄。成败已转空,青山还在,夕阳几度红。据说桃园三结义,刘备与张飞关羽结下同盟兄弟。一个是给张飞穿针——粗的细的。一个是关羽,过年家家户户贴的红脸看门人。不要小看这两位。张飞在长坂桥大闹一场。他巧妙设下迷局,在马尾辫上绑上树枝,来回奔跑,扬起晨雾,让曹骏不明真相,不敢轻装进入,最终断桥获胜。

“仁义礼智”的忠臣关羽,借华容道给曹操一个义正言辞的解释。他献身于侍奉上帝。他在曹操阵营,心在汉朝。就连一只爱骑的赤兔马,也能为主殉道,立下大功。

刘备爱惜人才,学习借鉴程门的经验,重视茅庐,邀请诸葛亮。这个运筹帷幄的一代军师,他有三个师,三个于,六个祁山,七个活捉孟获。他鞠躬尽瘁,久负盛名的八阵图、牧牛刘妈、孔邓铭都是杰出的军事创举。

一个鲁,两个赵,三个典韦,四个关,五个马,六个张飞,七个黄八夏,九个姜维,还有曹操和诸葛争位置。

这部电影,三国,气势恢宏,口若悬河。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六岁男孩写的吗?

小燕的“脱口秀”蕴含着无尽的中国文化。三国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三国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那些成语典故更是耳熟能详,让人心情愉悦。

父母愕然,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的积累?

我不知道,潇雅是很多人一眼看到的最有魅力的中国老师。在她的形象气质中,在她的举止中,她阅读诗歌书籍的所有杰出才能都显露出来了。

牵着小燕,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燕的一等奖证书让我爱不释手。小燕却拉着我走到街上,说:“阿姨,我可以给你讲这些著名的故事。

在一条长长的街道上,墙上绘有一个生动有趣的“国学”故事。孟母有三招,精忠报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执着的思念。看看莫云的这些别出心裁的笔,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启发和乐趣啊!

我好像没注意到。

有多少家长对身边无处不在的“国学经典”视而不见?而且心血来潮让孩子背国学,带了多少强迫症?

潇雅的家,墙上有山川,案上有水墨,厅里有书柜,小燕的卧室,除了孩子们鲜艳的色彩,更多的是满屋子的国粹经典。小言一书,如数家珍,从千字文到弟子规,再到明清小说,史记论语。他在宣纸上写了一幅画,工整的小字无声地传递着国学之美,就像流淌的小溪,堆积如山的字画,琳琅满目的书籍,都在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