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创新思维的双证课堂研究综述
马泉讲堂创始人
实证学科讲师
我很幸运成为陈旭先生第一届跨领域创新思维认证班的学生。经过这两天的体验,我有很多感触,总结如下:
改变思维的重要性
陈旭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几段关于未来生活的视频,非常震撼,尤其是与五年前拍摄的视频相比。我们必须感觉到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既然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呢?
随着AI时代的到来,什么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的思维能力。
什么样的思维是AI永远无法复制的?
-灵感和创新思维。
正如斯蒂芬·柯维所说,简单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由此产生的改变只是一种胜负难料的事情;改变思维会带来跨越式的变化。我坚信这一点,并一直坚持将这一理念贯穿课程始终:
?在家长课上,我从来不把教学工具和方法放在第一位。家长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当你看待孩子问题行为的视角发生变化,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思维导图课上我会告诉你,画思维导图不是关键,是底层的逻辑力、信息整理力、创造性思维力。如果只关注这个工具画得有多漂亮而不改变思维方式,那么这么好的工具真的很可惜。学错了方向,事倍功半,那只是低水平的勤奋。
这个学习和梳理让我明白了这背后的底层逻辑。
要创新,跨界是关键。
我以前学过思维导图,也接触过创新内容。正如陈旭先生所说,中国的创新课程大多只停留在横向思考和头脑风暴的角度。其实这些都可以称为标准意义上的创新,只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握思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首先需要打破思维的藩篱,培养从潜意识中感知和记录想法的习惯。
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席莱斯纳说:“基于学科的科学已经死亡,目前大多数重大进展都涉及多个学科。”创新来自交集。仅从大学生的课程名称就能反映出这种变化趋势。比如大家在大学学的专业课里面有很多组合学科:经济心理学、材料化学、应用数学和物理等等。
在商业领域,你会看到很多行业被“跨界者”颠覆。网聊软件一出,发短信的人越来越少;语音通话功能一出来,打电话的人越来越少...所以,现在的同行专家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找到跨界创新的跨界者。很有可能他们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市场趋势。
对于这一点,我的想法是:
作为个人,如何才能保持好奇心,打破思维的藩篱?
——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与和你不同的人交往,经常“走在头脑里”,写创新日记和散漫日记。
作为一个组织,如何在各行各业变幻莫测的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对其他行业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学习的心态,在自身商业模式的各个方面探索和实践交叉创新,可能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对商业模式的深层思考
新年伊始,我花了几万块钱做了一件事:“升级思维方式。”半个月的时间,两次去外地,学习商业模式和交叉创新思维,和前辈交流,终于彻底打开了思路。
特别感谢10群里的朋友,他们在最后的商业模式讨论中把我的案例拿到沙盘上,让我看到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在我自己摸索的五年里,我办了41个家长班,4个讲师认证班——有些方法纯粹凭直觉,我也说不清为什么;有的方法不对,自己却不知道,怀疑是什么问题;还有其他方式,都是在正学科行业做的。大家都觉得当讲师是应该的,但有时候正确答案并不在大多数人身上。不得不感叹:如果一个讲师能从初学者开始少走一些弯路,那该多好啊!
祝爸妈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回家,也希望我们的讲师能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开好课,还要教好课,促进更多家庭的高质量成长。这将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陈旭先生在训练场上身经百战,技术高超。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课程设计的亮点。
从第一天上午思维的转变,到下午创新思维的点亮,再到第二天创新成果的落地,逻辑一步步清晰。就算你是创新型的,也可以跟着课程的节奏,最后产生一些想法,好的创意。
陈老师有一个很大的优势:特别会讲故事,特别会举例。甚至是训练场上流传已久的“老段子”,如空箱子、解梦等。,总能从他口中有不一样的创新亮点——真的是创新思维。
此外,教具和体验活动设计接地气,用卡片引导小组讨论,用沙盘组织整体框架,用乐高积木体验市场实战。这些元素让整个课程不枯燥,不单薄。
这些灵感启发了我,我决定为父母的课程设计一套卡片和沙盘。再好的内容,也要配上有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