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的尸体在哪里?
标签:福田感应功德,净土,三宝业力文化分类:轶事,佛教秘密
玄奘法师历史上最后的灵魂去了哪里?
唐朝时期,弥勒信仰盛行。玄奘西游记最大的目的是瑜伽大师地心说,据说是弥勒菩萨的经典理论。玄奘晚年去世时,曾发愿去内院领弥勒菩萨。而且据说成功了。这是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
“玄奘毒体令人作呕,事毕不宜久留。我要把我修成的福报还给众生,* * *众生将共同生活多日,看到弥勒家人的善良和尊敬。佛祖出世,也会愿意做佛,甚至菩提。”以上是唐玄奘的遗言,表示他发愿与弥勒菩萨同生共死。
据典籍记载,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当代人物,释迦牟尼佛曾给予记载,弥勒菩萨将接替释迦牟尼佛成为人间第五佛,现居天宫内院。会在5.6亿年(有人说是56亿年)出生成佛。根据唐玄奘法师的誓愿,唐玄奘法师也要追随弥勒佛,广泛做佛。
玄奘晚年的生活并不太平。他与皇室的微妙关系和繁重的翻译工作让他逐渐感到疲惫。或许是无意识的感应,玄奘预感到自己的回归即将到来。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最后一刻做了什么?
唐高宗林德元年(664),玄奘65岁,仍在玉华寺翻译佛经。在这一年的史记中,有一句话是他对翻译界的助手和弟子说的:
“玄奘今年60-50了,他会死在伽蓝这里。他的部门很大。每次他害怕,大家都会努力,不退出。”
意思是:我今年六十五岁了,一定会死在这玉华寺。佛经浩如烟海,我常常担心翻不完。请更加努力,不要怕辛苦。
玄奘一生中第一次表达出这样的担心,不自信,害怕自己的工作无法完成。事实上,由于长年累月的劳累,翻译完大乘经后,他觉得自己的体力开始衰竭,甚至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很快,他对弟子说了一句话,几乎可以算是他的遗言:
“若无常,宜从俭送我,可包好送。你还是选个山涧僻静的地方,不要去宫庙附近。不洁之身,应远矣。”
他在这里提到“无常”(僧人说死,往往用无常来代替),说我无常之后,你送我的时候,一定要节俭,不要用很多礼仪,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我包起来,放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远离宫殿寺庙。他认为肉体是不洁净的,应该远离这些地方。
同年正月初三,玄奘弟子恳求玄奘开始翻译《大保经》,这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经。勉强翻译完前几行,玄奘突然停了下来。他犹豫了很久,平静而凝重地看着徒弟,一脸黯然地对大家说:
“此经之轴与大般若相同,玄奘以己之力,不会再行。时候到了,潜力也不远了。”
他说:大藏经的分量不亚于大乘经。我个人感觉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不够翻译这么多佛经了。“死神来了”不是“来了”,而是我的死神来了,不远了。
说完这句话,玄奘再也没有动笔,停止了翻译工作。他说要给自己留几个可以预见的年头去拜佛,为自己离开这个世俗做准备。
正月初八,玄奘的弟子之一玄觉大师突然惊醒,因为他梦见一个庄严高大的浮像(即宝塔)突然倒塌。他担心这个梦预示着他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他赶紧去找他的师父玄奘,请他解释他的梦。而玄奘很明确地告诉他:“这不关你的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意思是:这与你无关,而是我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标志。这是玄觉大师正月初八做梦的真实记录。我们的后人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妄加揣测和判断真相,因为这些高僧不说废话,这是戒律规定的,更何况他们对玄奘的崇敬。
仅仅过了一天,正月初九,爬了无数座山,跋涉了无数条河的玄奘,在穿越屋后的一条小沟时摔倒了。虽然只是脚踝上的一点擦伤,玄奘还是摔倒了,病情急转直下。
正月十六,玄奘的病情很严重,一整天都在发呆,喃喃自语:
“我前面有白莲花,比盘子大,清新可爱。”
说看到里面有一朵很大的白莲花,比盘子还大,很干净,很可爱。第二天,玄奘梦见自己住的禅房里突然出现了上百人。他们个子很高,穿着华丽的服装,在他的冥想室里来回走动。院子后面的小山上突然挂满了鲜艳的金色横幅和旗帜,森林里播放着各种音乐。门口停满了装饰华丽的汽车,装满了各种支持玄奘的食物。玄奘道:“你怎敢接受玄奘的秩?”还在吃的时候。徒弟们赶紧把玄奘叫醒。玄奘睁开眼睛,告诉玉华寺的寺主慧德大师,他随时恭候。寺主恭恭敬敬地记下玄奘的描述,留给后人。玄奘还对慧德大师说:
“玄奘一生来修习福慧,长得像个和尚。他要建功立业,却信佛因果。”
玄奘的意思是,我在梦里看到的这些现象,似乎说明我这辈子修的福报没有白费。我深信佛教因果不是幻觉。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玄奘作为一代高僧,还在做最后的努力证法,这是一个和尚修行的一部分,也是他的功课。他当然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命令弟子们把翻译过来的佛经做一个目录,看看翻译了多少。据统计,西天归来的佛经有582部没有及时翻译。其实这已经是玄奘的自我总结了。玄奘还命僧人为他造像、写经,广施。同时,他按照佛教戒律,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寺里的和尚。
玄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平静地等待着自己的死亡时刻。那么玄奘在世的时候有什么遗言呢?玄奘是以什么样的姿势死去的?
根据记载,玄奘的病情在这之后似乎稳定了一段时间,或者说我们世俗界所说的“一片死光”。正月二十四,玄奘好像还醒着。他请一位名叫宋发治的造像工人在玉华寺的嘉寿殿立了一尊菩提像,并架好了骨架。他召集身边所有翻译佛经的弟子,在人间留下遗言:
“玄奘毒体令人作呕,事毕不宜久留。我要把我修成的福报还给众生,* * *众生将共同生活多日,看到弥勒家人的善良和尊敬。佛祖出世,也会愿意做佛,甚至菩提。”
玄奘说:我自己俗体不洁。我已经讨厌这个庸俗的身体了。我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已经做了,没有留下来的必要。我不是为玄奘修福慧,而是愿意还给世上还活着的人。我祈祷我能和你一起去弥勒佛,服侍弥勒佛。我发过誓,弥勒佛一出世,我就要跟着他下来“广做佛事”,去追求菩提和最高智慧。
这是玄奘的遗言,也是他的遗愿。
随后的日子里,玄奘几乎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念经,拜弥勒、如来,愿住弥勒净土。我们通常讲“三皈依”,即皈依佛门、皈依佛法、皈依僧人,但玄奘绝对比我们多一个皈依,即皈依弥勒佛。换句话说,他这个时候一直念叨,我们今天还能恢复。他一定在念经和皈依。他一定是在用神圣的梵文,佛陀那些年用的语言,不断地重复和转换。
二月初四的晚上,玄奘右手撑着头,左手非常轻柔地趴在左腿上,右侧躺着,半分钟都不动(右手撑着头,然后左手敷着左边的小胡子,脚很舒服地躺在右侧,直到死都没有翻身)。这是玄奘生前最后的姿势,也就是玄奘遗体最后的姿势。我们看到卧佛可以想到这个姿势。
二月初五子夜,弟子问玄奘:
“和谐决定是否生弥勒佛吗?”
看到玄奘念经这么久,准备离开这个世界,弟子们问玄奘,和(“和尚”是佛经中的尊称,但不能自称为和尚,只能称自己为贫僧或小和尚,最尊称的写法是和”)你决定了吗?
玄奘答道:
有自己的生活。
这是玄奘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两句话。
玄奘十三岁皈依佛教。二十八岁,只身前往西天求法。经过无数艰难险阻,他终于得到了真相,回到了祖国。玄奘在外求学19年,翻译经典、传播佛法19年,终于修成正果,安全前往他一生都想去拜访的弥勒净土。玄奘去世的消息一出,唐朝的皇帝和百姓会有怎样的反应?
二月的第三天,唐高宗得到消息说玄奘因为脚伤生病了,第七天,他派了一个医生带着药去玉华寺。当医生拿着皇帝给的药赶到时,玄奘已经停止了呼吸。玄奘去世的消息传到长安,举国哀悼。唐高宗感叹:“我丢了国宝!”甚至为了玄奘罢工了几天。第二天,唐高宗再次向他的大臣们提到这件事:
我在国内损失了一个师傅,可谓是把梁都放出来了,毁了,而且我对四个学生都没有指导。也不同于苦海,船在沉;暗室还很暗,灯都遮住了!
2月26日,唐高宗下令玄奘的所有丧葬费由朝廷支付。三月初六,翻译工作被勒令暂停。完成的部分由政府出资复制,未完成的部分交给Jionji保管,不得丢失。不幸的是,大部分经文几乎完全丢失了。
3月15日,唐高宗再次写了一封信:
玄奘下葬日,宜听北京僧尼建楼送墓。
皇帝授权安葬玄奘的那一天,京城所有寺庙制作的各种旗帜、宝冢、伞盖都送到了玄奘的安葬地。玄奘的灵柩被运回北京,安放在慈恩寺的佛塔里。每天都有数百名僧侣和尼姑到墓前哭泣。
4月14日,根据玄奘的遗愿,他被安葬在万年县东南20里的地方白鹿原。当时,方圆500英里内有无数人前来参加葬礼。唐高宗二年(669年),迁葬樊川北苑(今Xi安附近),并在此建塔宇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又下令在长安、洛阳两城各建一座武科寺,让玄奘成为“大彻大悟大师”。
这些都足以看出玄奘的地位和威望。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玄奘逝世180年后,发生了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法难——会昌法难,统治者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摧毁所有寺庙,消灭僧尼。在如此大规模的会昌法难中,长安城的宣治被明文保存了下来。我就举这样一个例子,足以说明玄奘的功德和名声。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