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木鱼、铃铛、鼓和熏香的作用
滴
它是一种佛教乐器,在梵语Pasakamala中也被称为“数珠”。一般用香木制作,也有用玉石、玛瑙、菩提等。用绳子把珠子串起来,随身携带,方便念佛念咒的时候数数,调整身心。一串念珠数为108颗,其象征意义是破“180烦恼”,证“180三昧”。多则1080,少则14。《旧唐书·李传》说:“济国不残酷血腥,常为僧事,视闲时,持佛珠。”净土宗强调以名念佛,常以念珠计数。唐朝时,费和尚通过数气息来念佛。他说:“我把气息当念珠,我叫它佛的名字,然后我就休息了。”(《三昧宝王论》)木鱼是用木头做的鱼,是念经时拍的。据说鱼经常日夜醒来。今天,他们被雕刻成鱼的形状。目的是告诫世人不要再犯困偷懒。他们应该夜以继日地努力修行佛法,直到成功。
木鱼
“木鱼”是重要的佛教乐器之一。古代称“木鱼鼓”、“鱼鼓”或“鱼板”。
关于“木鱼”的起源,有一个传说。据说曾经有一个和尚,因为违背了师父的教诲,下辈子投胎为鱼。这条鱼背上生了一棵树。风浪一搅,不堪其扰,至于出血。后来他的师父路过海边,可怜他的苦难,就为他创立了水陆法会。所谓“水陆法会”,就是供养“四圣”,布施“六凡人”的“无盖法会”。心虚的和尚靠着那次“水陆法会”的功德利益,摆脱了那条鱼。根据罪孽深重的和尚的遗言,他的师父把他身上的树雕成鱼的形状,挂在庙里,以警示和尚。——(这个值得怀疑。)
此外,据两部古籍《百丈清规笔记》和《佛教仪轨说明》记载,“相传鱼常昼夜不闭眼而醒;所以佛教里把木头雕成鱼的‘木鱼’,诵经时轻拍,以警醒大众不要懈怠。"
据石《姚澜》(又名《佛典》)载:“五分僧问佛:锤须用何种木(“锤”亦称“锥”)?佛陀回答说:“除了漆树,其他的木头只要能发出声音,都可以用它做。"
“木鱼”的雕刻方法是将一块木头雕刻成木鱼的大致形状(毛坯),然后将内部挖空,再将形状雕刻成头、尾、甲。粉刷外部,然后用金色和黑色做点睛之笔。它的大小,小一点的口径只有两三寸,大一点的口径有一尺甚至两三尺。
“木鱼”的形状原本是一条直长的鱼。这种“木鱼”通常被称为“梆子”。这种梆子挂在寺庙的厅堂里,或者仓库的走廊下面,人多了就敲。后来进化出了一种圆形的“木鱼”。这个“木鱼”被放在寺庙大殿里,诵经的时候敲一下,以此来控制音调,提醒心灵。
在圆形的“木鱼”中,不仅有单鱼和双鱼,还有一条长着两个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根据“化鱼为龙”的意思来表达“化普通人为圣人”的意思!
大木鱼,敲着桌垫。小“木鱼”敲在手里。
拿着“木鱼”的姿势是:不敲的时候,双手支撑;鱼椎在“木鱼”的外面,两个食指和两个大手指托着,另外六个手指托着。
打“木鱼”的姿势是:左手持鱼,右手持椎。抱鱼是用妈妈的手指、食指和中指来抱。捏住脊椎骨也是母指、食指、中指捏住。鱼椎头与木制鱼头朝上相对。双手合十。这就是所谓的“穿越roe”。
敲“木鱼”要用力稳,不要轻忽重、缓、急。如果需要快速敲击,应由慢到急逐渐加速。芳香的
“香”是佛教的供品之一,具有散香、除口臭、驱蚊蚋、修心养性、表示由衷的敬意等作用。——释僧曰:“闻得香者,亦解脱秽香也。香是信心的使者。”
“香”有很多种,如“端香”、“线香”、“花瓣香”等。
“最后的香味”是香木的粉末。香粉可点燃熏制,也可加入油涂抹人体裸露部位,防止虫咬。所以又叫“画香”。
“线香”是一种条状的香枝,又称“神仙香、长寿香”。据禅林雕像上“神器门”铭文:“或说仙香;将各种香混合,加入浆糊,贴好。其烟持久,故称仙香;云长香。其纤维如线之长,故称线香。”
“花瓣香”是檀香的碎片,因为被劈成小花瓣,所以叫“花瓣香”。又因上等檀香为香中极品,“花瓣香”又叫“大香”。但是,自古以来,总有长辈说“这一瓣香……”不管他们用什么香。
还有另外两个名词,叫“钟祥”和“心祥”,不是别的东西。据《禅林造像》注:“中间香者:谓中间有一大块香,两块香。香火信徒:佛法诞生时,斋香派了一位老师,他把佛法的信传了下去。此言信了香。”庭祖袁云曰:“持香也是信之表示。”
还有一种香叫“线圈香”,是用特殊的“线香”制成的“香环”,在干燥硬化前弯成重叠的环,以便长时间点燃。
用长一点的“线香”更有用,线香干之前弯成“福、禄、寿”形状的“福寿香”。它用在有喜事的场合。
在密宗仪轨中,因为“三部”和“五部”的不同,所用的“香”也不同。按照他们的仪式,佛系用沉香,金刚系用丁,莲系用白檀,宝系用冰片香,戒墨系用薰香。
再者,由于“向”的用法和行使方式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在佛前烧香,叫做“焚香焚香”。为僧人举行仪式、授奖,称为“走香”。挂一个房间去除腥臭味叫“挂香”。拿香的质量和朋友比,叫“斗香”。
世界上最珍贵、最奇妙的“香”是佛陀在世时印度的“牛头檀香”。第一部《楞严经》卷三曾说:“此香若以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重燃,则闻城内四十里之空气。”因为世间除了佛的加持,没有人能享受到那种美妙的香味,佛降世之后,檀香就不再出现了。——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给佛烧香当然是一种真诚的礼仪,是福德的庄严。然而,我们也需要能够通过照顾事物来欣赏自性的优点。——观心论:“烧香者,非世之香,无为之香;薰污之,断其愚昧恶行,令其减少。香分五种:一种戒香,表示能破万恶,修万善。两者必香,所谓大乘信仰,永不回头。三者相香,所谓恒观身心,内外。四者俱香,所谓无明可破。五解脱了,就能见香了。所谓觉知,总是清晰可及的。如果是五香的,那是世界上最香的,无与伦比的。佛陀在世的那一天,所有的弟子都被要求用智慧燃烧这种无价的香,供养十方所有的佛陀。目前众生愚钝,不明白如来的真谛;只有外火才会烧出人间沉甸甸的檀香和土地的芬芳。希望福有所报,云能给我什么?”时钟
“钟”是佛教的“鼓槌”之一。最初只用于聚众,所以又叫“信鼓”。——印度在“钟”出现之前,大部分人都是靠敲木头喇叭来聚集的。
“钟”也是一种报时工具。“钟”原本只有两种:“繁钟”和“半钟”。“梵天”即所谓“大钟”,又称“钓(挂)钟、撞钟、洪钟、鲸钟”等。“半钟”的体积只有“梵音钟”高度的一半,所以叫“半钟”。
“钟”的大小有自己的标准。据《广弘明集》卷二十八记载,西明寺(建于唐高宗,今陕西Xi)古“梵天钟”高15尺,厚9尺2寸,重22000公斤。普通的“梵天钟”高约四尺半,直约两尺。(不知道上面的尺寸是不是今天中国的尺寸。
“钟”的材质:“梵天钟”多为青铜铸造,“半钟”多为实物铸造。“珍”,又叫“石”,是一种铜矿物;冶炼后视为黄金,红而不黑。从近代开始,就有了铁做的“钟”。
梵天钟挂在钟楼顶楼,半钟挂在佛寺后门屋檐下。庙里有个“执事和尚”——“钟鼎”,四点钟敲钟,即“萧中、昏钟、、”四点,准时敲门。
古代就知道印度有“钟”,但当时的中国似乎也有“钟”,只是缺乏足够的文献考证。据《广弘明集》第二十八卷,有《大同二教钟鸣》(同武帝制)、《大唐与山寺钟鸣》、《京都西明寺钟鸣》(唐林德二年制)。
《洛阳伽蓝序》中说:“周氏都城有一千多座庙宇;今日难得,钟声难得。”
据《高僧传》卷二十九《智传》载:“隋大业五年,居禅定,掌“钟”之战。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就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敲客船”这句话。唐代《寻法之旅》第三卷有文殊菩萨曾化为五台山钟楼谷“金钟楼”的记载。
根据上面引用的大量数据,从上一周开始,中国各个朝代的人都在连续铸“钟”。
“钟”对修道有很大的好处。据《大清章句》“大钟,丛林令京师始。”黎明的罢工会打破长夜的警察睡眠,黄昏的罢工会让你感到昏昏欲睡。"经典中也说:"洪钟声感长,声无处不在。"
另一个阿迦玛说:“如果钟声响起,所有邪恶的方式都将遭受痛苦,它必须停止。”
他还缴了法藏卷五,说:“古日本之王,因与和平之国交战,杀了九亿人。因恶业,死后化为千条大鱼,剑轮绕身斩。带着斩获复活是极其痛苦的。请罗汉和尚(常)敲钟,以解其苦。”
另一位高僧说:“有一个死人,梦见他的妻子说:‘我是病死的,生在地狱。还好,多亏了禅宗和尚的智慧敲钟,声音震住了鬼,我才和受苦的人一起松了一口气。" "
另一部唐代西域书说:“伽尼修国王受恶龙之邀,建殿鸣钟平息其怒。”
《舍一切论》和《佛陀传》(智者传)也说:“人的生命终有尽头。听到钟声和钟声,能生出善念,增加正念。”
此外,圆图中大致说:“祇园炼油厂无常院内有银钟四座,梨钟四座(可能是“玻璃钟”或“水晶钟”)。银铃放在无常殿,是病僧住的地方。和尚弥留之际,钟声自动响起,声音宣布:“诸行无常,是生灭之法;生死相灭,沉默为乐。“当一个和尚听到声音时,他的苦恼就消除了。若入三昧,得净土。——银钟是天庭王石丹焕做的,梨钟是月宫天子做的。佛祖灭时,二钟离天远。”
因为钟有那么多功德,佛教徒应该尊敬。所以,任何敲钟的人都要先念诵“愿”(即“钟”)。寓言说,“你听到钟声,你必须起床。”古德还说:“闻钟不起,善护法。”现在灭福慧,后来落蛇。"
敲钟用的“铃锥”也叫“杵”。由于“宗”与“方域”在“中”的打击上的差异,佛教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甚至连“108响”这种常见的意思都不太一致。根据我国的经典组曲,谭说:“那些在清晨的黄昏敲响180下钟的人,就是一岁。新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好是这个数。”这个说法是世俗捏造的,与佛教无关。另一位佛教徒说:“敲钟180次,唤醒180次困扰的睡眠。”这种说法也不得而知。鼓
“鼓”这个名字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看到;如《中国苦吟经——阿含经》第二十五卷、《金光明最王腾经》第二梦《金鼓告白》、《北京经》第四部《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涅槃经》卷轴、《新华严经》第五部第十三法、第十八法(81卷,译)等经典中都有提及“鼓”。
“鼓”的种类和名称很多:小一点的叫“英鼓”,大一点的叫“楚鼓”。有脚的叫“脚鼓”。穿柱(插柱)的那个叫(檀谷)。挂鼓叫“挂鼓”。那些手柄摆动,被耳环击中的,称为“辽鼓”、“靴鼓”或“摇鼓”。形似油漆桶,两头(两边)敲击的叫“结古”。形制与“结骨”相似,但体粗而短。用手指触摸者,称为“擦鼓”、“折鼓”或“答蜡鼓”。头宽腰细。打两种的叫“震鼓”、“腰鼓”、“汉鼓”,或者叫“鸡鼓”。除了这些,在《文学通考》(元代马端著,明代王琦续,清代乾盛世续)中。),还有更多名字。
中国古代也有各种类型的鼓,有些是中国先贤自己创造的,有些可能是西域传下来的。
最开始有“金(金属)、玉、木、石”等各种产品。直到近代,大部分都是用木头、牛、马、猪皮做成的。金属做的叫“雉鼓”,石头做的叫“石鼓”,动物皮做的叫“皮鼓”。
在佛教中,“鼓”的用法如下:据石《姚澜》(又名佛教)《五点律》说:“众僧布施,众民时聚。佛言:若(或)你打脊椎骨,若(或)你打喇叭壳。"吃饭时若打人:颜景云:"食处击鼓,众撞钟。如果你说出来,敲门人是和尚鲁:“皇上有三面鼓。如果你擅长法堂,就打第三鼓。”由此可知,佛陀在世时,鼓最初是用于“念经(布萨)、吃饭、听法等。".后来在庙里,起早贪黑,晚上睡觉的时候,规定要按命令敲钟打鼓。再者,将“鼓”加入诵经行列,并配合唱腔编成曲调,被视为“艺伎乐之祭,庄严道场”;用声音做佛事,有助于激发大众真诚恭敬的心。
近代佛教寺庙中使用的“鼓”通常是用木头和牛、马、猪的皮制成,形状类似短桶。大型“鼓”大多挂在鼓楼内或大雄宝殿的屋檐下。中小型“鼓”配有“悬楼”,放在鼓架上诵经。“铃鼓”(最小的鼓,或带手柄的小鼓)在离开位置时握住拍子。
敲鼓方法:右手持槌(叉)击鼓,左手持槌敲钟。敲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拍板眼”,不能被迷惑。
手鼓的握敲方法是:不敲的时候,双手握着;脊椎骨横放在鼓外面,由两个食指和两个中指支撑,两个大手指握在鼓里,另外四个手指(两个无名指和两个小指)放成一个环。——这个姿势叫“捧月铃鼓”。
敲的时候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支撑着鼓。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握住木槌,向内敲击。
另一种有手柄的单面“铃鼓”,比如扇子,可以用左手拿。
上面说的打击乐方法都是现在常见的常用玩法。此外,大陆时期在丛林中的日常生活、语录、听课等活动的鼓板列举如下:
首先,法国鼓。
第二,爬鼓。
第三,茶鼓。
第四,快鼓。
第五,询问鼓。
第六,放人参鼓。
七、昏鼓。
八、萧鼓。
九,更多的鼓。
十、浴桶。
十一,请击鼓。
十二、火鼓。
这些鼓在台湾省的寺庙中很少使用。